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8年1月,中国新诗体首次出现在《新青年》4卷1号,所载9首诗中有刘半农的两首白话诗:《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相隔一层纸》,后来被顽固派视为“非圣无法,罪大恶极”。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B.思想层面革命运动任重道远
C.民主与科学的渲染力度有限D.文学革命亟需动摇儒学根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训诗中的价值取向

以诗歌为载体,由长辈对晚辈进行的带有诗意的教诚即谓家训诗。家训诗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迎来了发展高峰。

主题一

伸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鹏,遥心伴鹅鸽。

——孟浩然《送莫切兼诸昆弟从韩司马人西军》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火戎。尔随汉将出门头,剪虏若草收奇功。

——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书应物《送端东行》

主题二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

——王梵志(僧人)《兄弟须和顺》

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张籍《哭胡十八遇》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

——杨牢《赠舍弟》

主题三

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五更。

——坎曼尔(回鹘诗人)《教子诗》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常怀稻梁惠,岂惮江山永。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张九龄《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1)唐代家训诗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
(2)唐代家训诗反映出怎样的价值取向?对当代社会有何指导意义?
2023-07-14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两种生活现象的表述。
生活现象解读
《诗》曰:无酒酤我《诗》据承平之世,酒酤在官,和旨便人,可以相御也
《论语》曰:酤酒不食《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
据此可知,孔子时代(     
A.礼崩乐坏的影响加深B.以农为本观念逐渐盛行
C.民营手工业地位上升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4 .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简子问太史蔡墨:为什么季氏赶走鲁昭公而百姓还能顺服他呢?墨回答:“天生季氏,以贰(辅佐)鲁侯,为日久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蔡墨的回答 (     
A.表明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B.折射出传统秩序被破坏的状况
C.反映奴隶主贵族丧失世袭特权D.说明民本思想被各统治者认可
2022-12-28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左传》中,楚人引《诗》之例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诗》数量多,来源丰富。另据《国语》所载,楚国贵族教育所用之文献包括《春秋》《诗》以及《世》《令》《语》《训典》等。据此推知,楚国( )
A.依靠教育和文化争夺霸权B.对华夏文化的接受与认可
C.尊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D.确立儒学为主流意识形态
6 . 踏歌是对以脚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活动的一种通称。《旧唐书睿宗纪》记载了当时宫中表演踏歌的盛况。也有诗描写踏歌“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儿联袂行”“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据此可知,当时(     
A.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诗歌以描写民间生活为主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北宋时期部分文士卖诗文赚钱养家现象的记载。这反映了宋代(       
文士地区事件记载
张寿山人汴京自言“某乃于都下三十馀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许洞苏州曾卖诗还酒债:“许洞以文辞称于吴尤遂《左氏春秋》,嗜酒,尝从酒家贷饮。一日,大写壁作歌数百言,乡人竟来观之,售数倍,乃尽捐其所负”
吕川扬州“卖诗于市,句有可采者”
A.抑商政策废除B.商品经济发展
C.诗文创作繁荣D.文士地位低下
8 . 宋代诗人在写诗时,会更多地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的诗句,以锻炼自己的诗句。这反映了当时(     
A.诗人社会阅历短浅B.诗歌关注社会生活
C.文化重心移向市井D.书籍普及范围较广
2023-01-13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历史试题(山东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唐代茶叶向边疆塞外的输出和传播,不仅拓展了茶文化圈,更重要的是以茶为媒介促进了内地和边疆的经济往来,强化了边疆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并且为以茶羁縻边疆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历史机遇。……随着饮茶风俗向边疆塞外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进一步的深入传播,他们对茶叶的需求迅速增加。但由于边地并不出产茶叶,这就不得不促使他们汇入唐王朝的茶叶经济贸易网络之中。自此,以茶叶贸易为媒介,原本相对疏离的不同贸易圈越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茶叶贸易加速和茶文化不断普及的过程,实际上推进和扩大了汉文化在边疆寒外少数民族的影响,加速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了对中原的不断文化认同。以茶为代表的文化在边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天下观”范围的扩大,少数民族地区正不断地融合到天下大一统的文化进程之中。

——摘自宋时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向边疆塞外的传播》

材料二   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王查理斯二世,给英国带去了饮茶风尚,品饮中国茶一时成为宫廷时尚,达官贵妇千金小姐争相效仿。英国诗人E,沃勒(EdmundWaller)(16061687)曾作诗赞美这位饮茶皇后

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

月桂与秋色,难与茶媲美。

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

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

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

欣逢后诞辰,祝寿介以此。

这首《饮茶皇后》被称为最早的英文茶诗。

此后,玛丽二世及安妮女王也都热衷于推广茶文化,曾在宫中多次举办茶会。到18世纪中期,在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的推广下,“下午茶”的风气很快就在整个社会传播开来,形成一种时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大众,当午后钟声敲响四下,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家中或走进咖啡吧或茶室来喝一杯茶,这种风尚称之为“维多利亚下午茶”。

——摘自《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茶文化向边疆传播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维多利亚下午茶”给予合理解释。
2023-04-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3月学情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下列两首诗歌可用于说明,由唐至宋(     
脱鞍哲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递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赵恒《劝学诗》

A.门第观念趋于淡化B.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C.民族战争逐渐减少D.治国方略发生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