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目录阅读法是我们建立对整本书结构化认知的有效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录(部分)

第一章 公元纪年的传入与纪年之争
……
第二章 政治与时间:近代历法改革的历史考察
科学和实用:晚清知识分子的改历观
政府主导下的改历:政治与民俗的对抗
《中年民国生活历》对官方节庆体系的调适
民国时期的历法科普与改历思潮
第三章 近代计时器的更新与时间计量的变化
……
             钟点时间社会化
             感觉与象征一民国文学作品中的时钟与时间
第四章 新式交通与时间
             地球观念的更新与时差概念的传入
             标准时制的实施……
             新式交通与生活中的时间
第五章 时间管理方式的近代变革……
             时间、工业纪律与近代工人
             近代学校兴起与时间管理的科学化趋势
             星期制:工作与休闲
第六章 都市时间: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
……
第七章 守时与惜时:“时间价值”的新诠释
               延年会及其“时间”关切
               守时:一场国家运动
               民国“时间经济”话语解析……
第八章 时间观念的近代嬗变……

——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近代中国时间制度与观念变迁研究》


(1)根据目录,指出影响中国近代“时间制度和观念”变迁的要素,并任选其一加以分析说明。
(2)基于历史阅读的一般程序,请描述你对本目录的结构化认知。
2023-03-23更新 | 49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     
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
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2023-03-15更新 | 6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动力在于消除不利于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障碍。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不顾及国家边界,但国际政策努力调和各国相互冲突的目标,依然强调国家边界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当今世界(     
A.冷战思维依然影响着国际关系B.多极化趋势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C.国际法的发展与完善取得成效D.政治利益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三国志》记载,鲜卑部落早期“贵少贱老,其性悍骜,怒则杀父兄”,习惯上也有“自杀其父兄无罪”的规定。有鉴于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下诏曰     “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这一举措(     
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B.改变了法律审判程序
C.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统一D.削弱了北魏尚武精神
5 .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各地出现了“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还不要私情”“人口四万万,妇女占一半,国事家事全要管,事情才好办”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歌曲表明(     
A.中共注重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B.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趋势形成
C.边区政府注重丰富民众文娱生活
D.敌后战场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2022-07-03更新 | 525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朝设有大鸿胪,“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唐朝,除礼部、鸿胪寺外,设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元朝设有帝师、宣政院等机构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明朝的礼部、提督四夷馆、五军都督府等分掌边疆民族的相关事务;清朝,设置理藩院专理蒙古等民族事务。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鲜明特点
C.政治制度的发展缺乏有效传承D.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
7 .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       
A.佛教开始传入B.佛道教广泛传播C.儒学正统丧失D.“三教合一”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4年中法建交被称为“外交核弹”。中法建交后,美国深感“愤怒”,中日设置永久性贸易代办处,英国考虑与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另有部分西方国家则产生了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的愿望。中法建交后各国的连锁反应说明了(     
A.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出现
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瓦解D.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15年2月到6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
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
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
2022-05-21更新 | 108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初年到9世纪,尤卡坦半岛南部兴起一批城邦,它们多以高大壮观的金字塔祭祀建筑为核心和象征;6世纪形成的奇钦·伊查城邦,成为半岛北部的政治中心。10世纪后,乌斯马尔、玛雅潘等城邦兴起;12世纪末,玛雅潘击败奇钦·伊查和乌斯马尔,成为半岛北部的霸主,“玛雅”之名便由此产生。玛雅人经济水平不高,却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等方面。15世纪,玛雅潘在众多小城邦的围攻之下衰落,随后各城邦陷入混战,玛雅文明极速衰落。

——据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由于尤卡坦地区是石灰岩地层,土地比较贫瘠,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压力也随之加大,到15世纪末玛雅文明已经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西班牙人入侵后,对玛雅文化进行了摧残。当时西班牙殖民者的随军主教耶戈·德·兰达为了彻底从精神上消灭玛雅人,传播上帝福音,不仅下令将上千卷玛雅经书付之一炬,而且还屠杀了许多玛雅祭司;而玛雅人对知识的垄断也是原因之一,因为玛雅人的学问知识大都处于秘密传授状态,被少数贵族、祭司所掌握和传承,一旦精英阶层消亡,玛雅文明就没有了维持运转的能力。

——据韩琦《拉美古代文明史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一“……”处省略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玛雅文明衰亡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