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产阶级占到了墨西哥、智利、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总人口的10%。此外,由于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大都属于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往往能够得到充分地宣传。1910年,墨西哥工人数量达到近90万人。这一现象的出现(     
A.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B.展示出鲜明的反帝立场
C.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D.促进了考迪罗统治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传统中国以陆地为主要防线。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使清政府认识到日本将“为中国永久大患”,洋务派趁此机会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具体措施的“海防议”。由此可见,当时(     
A.国家民族意识普遍觉醒B.清政府海防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C.清廷实现了军事近代化D.洋务运动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
2023-04-25更新 | 845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埃及出土文献中记载了一对父子名字的变化:公元前119年,儿子使用希腊和埃及双名,其父仅用埃及名字;公元前116年,父子均用双名;公元前115~101年,父子均只用希腊名字;公元前101年,儿子被描述为“一个马其顿人”。这可以用来佐证(     
A.血缘关系影响政治选择B.民族冲突改写历史记忆
C.文化交流促进族群认同D.帝国扩张塑造同质文明
2023-04-21更新 | 22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1961年由美国、联邦德国和美洲开发银行三方出资,旨在帮助修复玻利维亚矿业公司,以提高该国锡出口利润的 “三角计划”开启,导致玻利维亚国内动荡,美国还以各种借口暗中帮助镇压各种暴动和起义。这反映了(     
A.拉美受到大棒政策影响B.冷战思维下的国际冲突
C.欧洲殖民统治已经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争霸手段
2023-04-11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段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国某画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图),又附评论称:“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战争影响下的真正占领是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模很大。”这些信息反映出(     
A.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独占中国市场B.三国干涉还辽是因日本要价过高
C.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新形式
2023-04-07更新 | 335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出土于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的汉代封泥和简牍。封泥作为信件的封缄,能看出此区域信件文书往来的对象(如图,“益州”郡郡治在今云南昆明)。在200多枚简牍中辨识出“滇池以亭行”“建伶县”等文字。对这些文物解释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度扩展到西南边疆地区   ②“改土归流”取得一定的效果
③中央政府对云南进行有效管辖   ④西南地区与东南亚联系的加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1956年10月,日本不顾美国阻挠,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1960年1月,日本促使美国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一般称为“新安保条约”),废除了旧条约中“美国可以镇压日本国内暴动和骚乱”的条款。1971年6月,美日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日本外交政策的转变反映出(     
A.资本主义阵营瓦解B.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2023-04-03更新 | 78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段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克斯·韦伯认为,从16世纪开始,德语中的“Beruf”(职业、职务),以及英语中可能更为清楚的“calling”(天职、感召),都蕴含“上帝留给人类的任务”这一内涵,使日常世俗活动被赋予了宗教意义。这表明(     
A.文艺复兴塑造了资本主义精神B.近代民族国家已逐渐形成
C.新教伦理适应了世俗生活需要D.理性主义冲击了教会权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剪纸作品


材料二   在本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节选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材料三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第1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023-03-29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10 . 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通过对大量栽培物种变异形成中心的研究,发现世界上有八个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地区。美国植物学家哈兰则将世界主要农耕起源地划分为六个。两人都将中国划为一个独立起源中心。美国地理学家索尔认为,农业发源地在东南亚,然后传播于周围地区。也有学者主张近东(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但伊朗、阿富汗除外)月牙形地带是农业起源中心。下列有关对世界农业起源与发展的说法,准确的是(     
A.世界上八个栽培作物起源中心或六个农耕起源地不包括南美洲
B.中国农业是一个独立的起源中心是因为世界水稻起源于东亚黄河流域
C.从世界范围内看,东南亚地区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D.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定期泛滥为近东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