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在非洲殖民地实施“大众教育”计划。该计划规定,教师授课时着重讲解英国的河流而非北非的山脉或赞比西河,还要确保非洲儿童记住英国植物的外形和亨利八世的妻……强调圣经教育。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非洲民众的文化素质B.加速非洲的现代化进程
C.传播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D.巩固英国在非洲的统治
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既有宣扬基督“爱、拯救和履行”精神为主的基督教和平主义,也有注重人的价值观的人道和平主义和重视个人利益的功利和平主义,又有赞同国际仲裁的国际和平主义的和平主义和强调“穷人”问题的宗教社会主义的和平主义。据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A.丧失经济霸主地位B.反战和平运动高涨
C.战争导致精神危机D.绥靖政策得到认可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片树叶的故事:唐宋时期江西的茶业经济

材料一   由唐至宋,茶业经济崛起,饮茶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江西是利用茶较早的省份,早在东汉,庐山便有寺僧采制野茶。唐、宋是江西茶业发展的盛期,产茶县达50余个。年产茶亦相当可观,茶叶贸易兴旺,浮梁县就是有名的茶贸市场。江西的年收茶课银达15万贯,占全国四分之一。

——据黄积安《江西茶叶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   江西的经济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开始有了显著的发展。到了宋代,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江西的茶叶生产有了进一步提升,呈现数量巨大、种植地更广、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特点。茶叶生产逐渐呈现商品化的趋势,成为农民谋生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周荃《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下的唐宋江西茶业经济》

材料三   历史学家费尔南认为:“茶在中国与葡萄在地中海沿岸起的作用相同,凝聚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茶叶是唐宋时期种植的最为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业经济既是唐宋社会农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结果,又反过来引起整个社会的新的变化和发展。

——摘编自林文勋《茶叶和唐宋经济》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江西茶业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
(2)茶业经济崛起对唐宋时期的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2023-07-13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19年4月15日的一场大火,将巴黎圣母院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毁于一旦。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艺术历史学家和历史建模师安德鲁·塔隆曾于2015年创建了该建筑的数字档案。这旨在说明(     
A.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B.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C.用科技保护遗产是唯一出路D.科技与文化共生的必要
2023-07-13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16—17世纪载有明代青花瓷的沉船列表。据此推断,当时(        
年代沉船之地国籍与船名
1544南非海岸葡萄牙圣班多号
16世纪前半叶马来半岛东方海域葡萄牙宣德号
1552南非海岸葡萄牙圣若奥号
1576今美国南加州海岸西班牙圣菲利普号
1588爱尔兰水城西班牙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
1595今美国加州德雷克湾西班牙圣奥古斯丁号
1600菲律宾马尼拉西班牙圣迪亚哥号
A.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B.欧洲主导的全球贸易网形成
C.瓷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D.中国是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
6 . 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用象形文字按照埃及墓志传统镌刻着纪念墓主人的祷文套语和墓主人的自传;另-块写的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两种墓志铭内容各自独立,并非对译。这意味着(     
A.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B.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
C.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D.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展示的是古代两河流域“船”的书写形式从图画演变到象形,再到楔形的过程。这一演变反映了(     
A.文字字体趋向于复杂化B.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C.书写载体决定文字形式D.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
8 . 龙是中国古人由多种动物肢体、器官组合而成的能潜、能走、能飞的“三栖动物”,是中华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的产物,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龙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标志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这说明龙文化最深层的文化底蕴是(     
A.开放包容B.多元一体C.自强不息D.实物崇拜
9 . 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基本布局形制、都城建筑称谓、象征国家政权的大朝正殿“居中”“居前”“居高”理念与都城中轴线制度延续不断,从未因王朝统治者的族属不同而改变。这体现了都城文化的特点是(     
A.守旧而又维新B.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C.天圆地方理念D.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战国以来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图。能够解释宋朝以来变化的是(     
A.政治腐败和贫富分化B.全国耕地面积的减少
C.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D.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