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执奏”指官衙在接收皇帝诏旨后,暂不执行,并上奏表示质疑和反对。明朝皇帝不论下发何种类型的诏旨,均可受到不同接收部门连章累疏的“执奏”。有学者对《明实录》叙述“执奏”过程的160条记载进行了分类,如下表。据此可推知,明代(     
分类与皇帝直接相关的事务
宦官国戚宗潘皇庄内库厂卫法王国师皇室营造争国本进玉牒礼仪总数
次数3721161495311107
分类与外朝相关的事务
赏罚军务赋役盐法朝贡与藩属开矿传升用人旨不下科驿递考察官吏勋庄上朝规制总数
次数20124432211111153
《明实录》中被“执奏”诏旨分类表
A.执奏频繁导致行政效率极低B.废除宰相强化了专制皇权
C.官僚集团对皇权形成了制约D.宦官专权造成了皇权旁落
2024-04-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大诏令集》是北宋宋绶、宋敏求搜集整理的。据宋敏求的《序言》,其资料都来自宋绶的搜集,但宋绶生前并未整理。分类、编目、标题及最后成书,是宋敏求完成的。《四库全书》编者认为:“然唐朝实录今既无存,其诏诰命令之得以考见者,实籍有是书,亦可称典故之渊海矣。”这说明《唐大诏令集》(     
A.可作为唐史研究重要史料B.史源存疑无从考证
C.可反映宋代史书编撰发达D.实是宋代文人杜撰
2024-04-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德国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在《鞭打基督》一画中用基督象征正直的人而非伟大的神,虽遭受迫害,但并未失去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不动声色地忍受一切痛苦。他歌颂这个“大仁大智”的殉道者的气节,揭露了凶残敌人的面目。这一画作(     
A.体现了启蒙思想内涵B.迎合了宗教改革运动
C.融合了人文主义思想D.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
4 . 有学者指出:“种姓制无论在瓦尔那时期,或者阇提时期,都有种族分隔或歧视的因素,前一时期主要是在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之间,后一时期是在原有居民与近代迁徙在印度的各种少数民族之间。……(这)使各族的融合几乎成为不可能。”由此可见,种姓制度(     
A.实质是以阶级为基础的等级制度B.阻碍了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C.易造成印度社会的民族认同危机D.有利于印度统治阶级维护统治
5 . 1476年,哥伦布来到葡萄牙里斯本定居。最初,他从事航海制图工作,后来在大西洋上当远航水手。这期间,他曾到过黄金海岸的葡萄牙商业要塞,并带着极大的热情搜集葡萄牙人的航海资料。据此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远航(     
A.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B.得益于在葡萄牙的生活经历
C.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D.推动了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
6 . 传统观点认为,圈地运动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主要的劳动力来源。但是近年来有学者依据新的统计资料指出,工业革命最初的劳动力应是那些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而被推向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这反映出(     
A.史学成果随着研究深入而趋时更新B.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
C.史学的新发现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存在与繁荣或者建立在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或者能够从外部获得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否则便会危机四伏。因此历代帝王都把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供给作为立国之本,从政策和法令上予以保证,制定基本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力就会受到极大破坏,因此,历代王朝都建立基本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措施,使广大农民得到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接济,度过危机,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就是义仓和常平仓的设置。

——摘编自杨海民《中国古代粮食生产管理研究》

材料二   隋代的粮食仓储有了很大发展,据《隋书·食货志》记述:“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熊、伊、洛、郑、怀、邰、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炀帝时又在河南巩县东南原上置洛口仓,在洛阳北置加洛仓,这两个仓城共可储谷2600万石,足见隋代储积粮谷之多。从仓储形式上看,义仓的普遍兴建成为隋代仓储的一大特点。义仓的设置,对百姓确有好处,特别是设在乡间的义仓,不受州官控制,有灾时开仓较为方便,避免了官府赈给不及时的弊病。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府保障农业生产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隋朝粮食仓储的特点。
8 . 【“铁血政策”与德意志统一】

材料一   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邦各自为政,广大人民和部分中产阶级(资产阶级)深受分裂混乱之苦。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当时国际上也出现了有利于德意志统一的时机。但由于当时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不成熟,无法承担领导“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实现国家统一、只好依靠容克地主实现“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

俾斯麦上台后,便坚定实行“铁血政策”,以求实现统一德意志的政治抱负。他顺应时势,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统一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摘编自安元巍《论“铁血政策”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   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执行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利益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他的“铁和血”却没有因此而停止。他对内加紧镇压德国工人运动,对外组织军事集团,极力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他在欧洲中部缔造了一个强国,但由此引起的问题,却没有留下解决的办法,两次大战的悲剧也许部分起源于他所完成的事业。这就是俾斯麦同他的铁血政策受“责备”之处。

——摘编自付宝慧《探究铁血政策的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俾斯麦“铁血政策”的主要含义,简析“铁血政策”得以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俾斯麦“铁血政策”。
2024-04-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9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政策先是国家大力投资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师,后改为出售大批官办企业,全面扶持民营企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工业化的步伐。这表明(     
A.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得到推广B.“殖产兴业”是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C.国家干预经济手段得以广泛实践D.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适时转换角色
2024-04-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巴黎公社时期,除公社委员会外,国民自卫军各级领导人、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些企业的领导人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如卢佛军械厂的所有领导人员,都由全体工人大会选举产生,并可随时撤换。这表明巴黎公社(     
A.实行了人民为主体的直接民主制度B.具有新型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积极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D.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2024-04-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