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律规定:“新黔首(平民)未习(秦)事”,新地吏应避免过于严苛,不得恶言谩骂、侵辱新黔首,并由长吏督查新地吏的这些行为;新地吏如果“询(诟)詈(骂)新黔首,赀(罚款)一甲;殴(殴)笞,赀二甲”。该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秦王朝(     
A.注重调和地方以巩固统一B.律法兼具严密性和人文性
C.践行外儒内法的统治策略D.重视对官吏的监察与管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6月,中国赴日经济代表团、赴港澳经贸考察组在向中央汇报时分别建议进口装配生产线,搞来料加工;靠近港澳的广东省宝安(即后来的深圳)、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赴西欧五国考察团在汇报中指出西欧五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当前这些国家经济萧条,都愿意与中国发展贸易。中央经过讨论后决定,要联系我国实际,吸取国外经验教训,加快发展速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设想可以多一点,步子可以大一点。当年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推动努力下,先后同西方发达国家签订了22个成套引进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达130亿美元,其中包含了上海宝山钢铁厂的重点投资项目。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经济探索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经济探索的意义。
2024-05-07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秦朝建立伊始,从政的“儒者”甚多,依据制度,博士、诸生“掌古今”“辨然否”“典教职”,可以治学,可以参政,享有一定礼遇。每逢皇帝大宴群臣,或集议大事,都有博士、诸生参与。这反映出秦朝初期(       
A.儒学影响比较广泛B.君主专制体制强化
C.儒学成为社会显学D.士人地位有所提高
2024-05-07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现代国际法】

材料一   近代国际法虽然确立了国家主权独立,平等等原则,然而“非文明与半文明”的殖民地、附属国却无法享受这些原则的保护。在欧洲大国的主导下,近代国际法确立起保护关系,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列强殖民扩张和统治的重要法律依据。

——摘编自常大毅《从法的性质看国际的本质》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法律”,应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法领域的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被废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获得极大发展,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订立了大量国际法规。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公平、合理、互利”为原则,并推动制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为协调对太空的利用,各国还订立了《外层空间法》。国际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谢晓庆《论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作用。
2024-04-28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隋朝,册立归附的东突厥染干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启民可汗以藩属自居。唐太宗时期,不再册立东突厥首领为可汗,而是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普通部众则是唐朝治下的臣民。这一调整意在(     
A.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管控B.扩大中原政治文明的影响
C.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规范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
2024-04-28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连任成功的就职演讲中提道:“过去30个月的动荡与不幸,已经使我们成为世界公民。我们已经别无选择。”4月2日,他又在国会演讲中指出:“德方的克制是不够的……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每个国家必须独自决定它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威尔逊的演讲(       
A.标志着协约国的力量正在重构B.表明了美国投入战争的决心
C.意在宣传他的“十四点”原则D.阐明了民族自决理论的内涵
2024-04-2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世纪中期之后,不少英国社会精英认为奢侈消费刺激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亚当·斯密站在政治经济学立场为奢侈消费和商业辩护,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极力为英国的消费行为鼓噪。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消费主义迎合经济发展需要B.消费成为经济主要增长点
C.工业化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准D.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8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重要构成部分。抗战时期,党建立了分散经营的财经管理体制;解放战争时期,党很快的意识到必须改革这种分散和互不联系的财经管理体制。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导出(     
A.分散的金融体制适应没有领导核心的抗战现状
B.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各根据地开始建立联系
C.统一财经是解放战争形势快速发展的必然需求
D.共产党的金融建设能力比同时期的国民党更强
2024-04-20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60年代,郑观应在《救时揭要》中指出,“今各国商人来中土者,无不设立领事保护。而我民之出洋者,不知凡几,常闻受外洋之辱,而莫可伸诉”,建议“照欧洲各国之法.于海外各国都、各口岸,及有华人贸易其间,居处其地者,则为之设领事官”。这一主张(     
A.揭开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序幕B.体现了传统宗藩体系的崩溃
C.反映了晚清外交观念的变化D.受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2024-04-19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0年底,列宁认为国家已经找到了新的建设道路,这一道路将摆脱许多年的经济破坏所遗留下来的后果和困难,引导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这句话表明列宁(     
A.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B.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解决了国内政治经济困局
2024-04-16更新 | 42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