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新安原版士商类要》以徽州为核心记述当时南、北水陆程途,除详述诸地程途地点与里数外,还收录了不少总结性的程途诗诀,以便商旅记忆。它们也被视作“路引”的一部分,甚至被预设为商旅精神上的指引。此类“程途指南”在明清时期较为常见。这一现象表明(     
A.徽商精神成为民众价值取向B.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走向松弛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24-01-26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图书出版市场。中国人口在汉唐间未能超过6000万,而到北宋末年,在北宋、辽、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了1.4亿。人口增加带来了生存竞争压力,导致一部分人不得不通过读书、业儒,进而入仕以求改变困顿的家境。据统计,两宋科举取士正奏名和特奏名共12万多人。科举的直接参与者和接受教育者数量的剧增,培养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体。两宋时期国子监刻书计有9440卷。一些政府部门、地方学校也都刊刻了一些与科举有关的书籍和相当数量的经传史记、诗词歌赋等。通俗读物、童蒙读物、民间日用书籍等成为市民阶层所需要的文化产品。此外,医方、历书、占卜类书也是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书籍。当社会对图书的需求与图书生产联动协调时,宋代的图书市场便就此形成了。

——摘编自白金《人口、科举与宋代图书出版市场的形成》

材料二   184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该书馆使用以牛为动力的机器印制图书,这是外国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近代出版印刷机构,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铅印出版机构,之后中国又出现了格致书室、美华书馆和广学会等20多家出版机构。1846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禁教令。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版的图书主要有《养心神诗》等传教小册子,《华英字典》《中葡字典》《拉丁—中文词汇》等工具书,还有大量有关西方学术、文化和科技的著作,如《东西史记和合》《大英国志》《代微积拾级》《几何原本》等。1851年由广州西关金利埠惠爱医院出版的《全体新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地介绍西方人体解剖学的著作,对中国医学界影响很大。

——摘编自郑艳红《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图书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图书出版市场形成的原因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传教士在中国出版图书的背景及影响。
2023-08-30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武邑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剑舞”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舞蹈,基本形式是执剑而舞。其最初起源于军队,后经演变,融合西域服饰、舞蹈风格,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杜甫诗中曾描述:“……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据此可知,剑舞的流行体现出唐代(     
A.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B.豪华奢靡的宫廷生活
C.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D.文人雅士的艺术追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7年伦敦大学委员会批评牛津、剑桥大学过于偏重神学与古典文学等自由教育,疏于医学与法律等专业教育,为此,提出伦敦大学办学原则与课程体系。“鉴于不信奉国教者的人口如此之多,其掌握的财富如此之雄厚,鉴于英格兰人中生活闲适、财富中等的人口比例如此之大,我们国家迫切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在这个机构,用合理的费用就可以获得教育,所有教派的信徒均无入学资格的限制。这里将安排三类课程,一是构成自由教育的基本课程,二是带有装饰功能的课程,三是属于专业教育的课程。”增加的新课程主要是现代语言学科与新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这种模式下,到1851年,伦敦大学的普通学院达29所,附属医学院近60所,形成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邓云清《伦敦大学与英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材料二     1898年在总理衙门筹议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非常注重科学课程的设置,正式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仅设有仕学院及附设中小学堂,分为“诗”“书”“易”“礼”四堂和《春秋》两堂,科学课程竟一门没开。1900年,京师大学堂毁于八国联军战火,1902年恢复开办。1902年春,大学堂正式进入了“聘请外国教习和学习外国路径由西向东,由欧美向日本的转变”。19081909年,原先招聘的日本科学教习合同期满,全部离开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科学教育体制日臻完备。科学课教师队伍大都由本国教师构成,为大学堂科学教育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师资基础。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政府正式更名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

——摘编自吴云鹏《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碰撞》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大学建立的背景及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大学堂前后发展有何变化,并分析中英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大诗人杜甫不仅有“诗圣”之名,其作品还被誉为“史诗”。他的作品真实而细致的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绘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下面对其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杜诗的史料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B.杜诗情感彩浓厚,无法作为史料使用
C.杜诗作为文学史料可以证史、补史
D.杜诗作为二手史料,可以起到诗文证史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2021-10-23更新 | 499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据统计,唐诗有作者3600余人,诗作550O0余首,其中农事诗不少于800首。宋诗约有11000多名作者,创作了20余万首诗,其中涉及农业的有10万余首,约占全诗的一半。这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诗歌繁荣B.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
C.宋诗在文学中具有较高地位D.唐宋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献章,明代广州府新会(今江门)白沙村人,世称白沙先生,广东唯一从祀孔庙之硕儒。自幼机敏勤奋,后科举不第,遂回乡苦读经典,开立书院,寓教于诗,创立了以“自得”为核心的“白沙学说”(亦称“江门学派”)。陈白沙认为,成理具于一心,一切事物都是本“心”的产物,“为学当求诸心”,即求之于本心;他十分反感当时因循守旧、食古不化的学风,提倡“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即学贵知疑;他提倡“自然”,即主张遵循天地万物自然之道的状态与规律,尽量摆脱外物的束缚,在人生与为学业上达到与自然同乎一体的自由境界。对于明代心学而言,先有“江门学派”奠基,后有陈白沙的衣铱传人湛若水创立的“甘泉学派”完善,最后是王阳明的“阳明学”集大成。新会同乡梁启超曾珍藏三件白沙先生书法珍品,寄寓着岭南士民400余年对陈白沙及其传人的集体记忆,梁启超称“子孙其世守之”。

——摘编自章继光著《陈白沙梁启超综论》等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白沙先生“自得”之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评价“白沙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五四前,人们还在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白话应有的规范以及白话能否成为诗的语言等:五四后,白话竟不需任何形式的批准与认可,直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是白话取代文言的文学革命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0 . 公元前213,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遭到丞相李斯的反驳。随后,李斯向秦始皇提出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和国家所藏《诗》《书》及百家语外,其他书籍均交官府销毁,材料反映出秦王朝
A.深化了统一管理国家体制的认识B.存在着治国理念的矛盾斗争
C.使用暴力手段销毁诸子百家文献D.通过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