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图是1800年发表于美国的漫画《我国现状》。画面中,左边的人物代表联邦党,他说道:“这个柱子不应该立着,我决定发起一场必需的、代表正义的战争”。右边的人物代表民主共和党,他说道:“这根柱子必须倒下,我是和平主义者”。中间柱子上写着“共和主义”,支柱上方横柱上写着“联合则生,分裂则亡”。华盛顿则提出忠告:“一旦移动其中一根,你们就毁掉了所有。”这一作品意在说明美国(     
A.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名不副实B.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激烈的冲突
C.民主进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D.政党分歧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升级
2 . 读漫画《步调一致》,判断激发作者创作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日本发动七七事变B.德军突袭苏联
C.盟国确立“先欧后亚”方针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漫画《长蛇猛兽动地来,冲破和平正义塔》(1919年),画中描绘了一座写着“公道”“和平”“正义”“平等”字样的破塔倒塌了下来,塔旁立着一块木牌“凡尔赛和会”。该漫画
A.凸显了一战对世界秩序的破坏B.肯定巴黎和会维护正义的愿望
C.揭露帝国主义分赃攫利的本质D.表明中国人民收回主权的决心
4 . 下图所示漫画原是苏联政治漫画家叶菲莫夫于1951年创作,画中人物为美国五星上将迈克阿瑟,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该画的创作背景是
A.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B.美国在与苏联争霸过程中处于守势
C.冷战下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进行中D.苏联在西半球部署中程导弹
2021-04-14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爱国漫画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漫画《日寇的末日快到了》,读如图,下列各项对其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创作于1945年上半年B.揭示日本侵略的罪恶
C.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D.长期抵抗的效果明显
2020-12-0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6 . 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一国发展的重要变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独立战争中,一直得到法国在金钱和武器方面的援助。只是法国觉得大陆军与英国军队相比,实在是太弱小,因而在公开的场合仍保持着中立。萨拉托加之战改变了法国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下定决心要介入北美的独立战争。1778年6月,法国正式向英国宣战。法国的参战改变了大陆军孤军奋战的不利处境,使英国陷入了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张宏伟《你不可不知的美国史》

材料二   一组作于1949年的时政漫画


——李杰《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说明萨拉托加之战能够改变法国人看法的原因,以及萨拉托加战役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2)历史证明了漫画作者的惊人判断力。结合材料二与所学,指出图中二人分别代表的国家,并简述判断依据。
(3)为材料二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阐述你对该主题的理解。要求:主题适切,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0-09-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9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从中可知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B.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人民解放战争蓬勃开展
2018-1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十家各令挨报甲内,平日习为偷窃,及喇唬教唆等项不良之人;同具不致隐漏重甘结状,官府为置舍旧图新簿,记其姓名;姑勿追论旧恶,令其自今改行迁善;果能改化者,为除其名;境内或有盗窃,即令此辈自相挨缉;若系甲内漏报,仍并治同甲之罪。又每日各家照依牌式,轮流沿门晓谕觉察;如此即奸伪无所容,而盗贼亦可息矣。

——《王阳明全集·申谕十家牌法》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家牌法在基层治理上体现的特点。结合王阳明心学内容,简要说明他采取“姑勿追论旧恶,令其自今改行迁善”这一做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保甲之法”的主要职责。“保甲之法”使保甲制与乡里制合一,结合所学,请从清朝赋税制度演变的角度说明其成因。
2024-04-08更新 | 11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本人在中外文著述中都说《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亲手绘制的,李之藻等人在序文中也有同样的说法。近年来,有学者以《坤舆万国全图》中的1000多个地名的出处问题为逻辑起点,推论《坤舆万国全图》原图是明代内府藏的世界地图,是郑和为了准备“第七次下西洋”而绘制的,约成图于1430年,远早于利玛窦的时代。今又有学者认为上述研究在史实上有错误、在逻辑上有问题,其结论不能成立。这说明(     
A.当事人的陈述属于一手史料,可直接作为立论依据
B.学术观点的提出需要可靠史料和合理逻辑作为支撑
C.历史研究要有质疑精神,必要时可先树立观点,以论带史
D.历史研究应当合乎逻辑;解释历史可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10 . 对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有学者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齐民要术》等农书影响秦汉时期粮食供求关系
②隋唐时期粮食供应状况较好与江南经济开发有关
③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有利于宋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④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受到赋税政策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