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第一期改革是1977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政策不放行,20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不可能搞得那么快,而且一下子铺到全国。没有政策的跟进和各级领导人的认可、默许甚至支持,最终到高层形成政策,也不可能顺利实施。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各种力量的结合,从中可以看出历史本身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乡镇企业、个体经济发展和扶持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五动的过程,有自发的,我们同意一个观点,就是随机行走和有限理性的结合。地区竞争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了,当时,羊毛大战,烟叶大战等等,竞争很激烈。地方政府成了有限贵任公司,等于说成了市场主体。张五常认为,地区竞争是最好的制度。国内经济学家不认同,认为市场越发育,改革越深化,政府越应该往后退,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农村政策,实际上还是一个调整的政策,一个是提高农产品价格,一个是尊重农民的自主权,生产队的自主选择权,后来这个效果很明显,所以获得了高层的一致认可,特别是在1983年以后,农村改革就成了明星,大家都拥抱农村改革。为什么效果出来了,几方面得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市场繁荣了,城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丰富了,国家狂购解决了,这三方面都得利了,所以这提高了农村改革信誉,提高了整个改革的信誉,提高了改革的信心。

——摘编自萧冬连《从历史学角度解读中国的改革开放(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期改革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期农村改革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对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晚清时期满汉督抚比例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总督满汉比例巡抚满汉比例
18515:91:21
18525:142:28
185310:104:19
18566:96:12
18642:100:17
18652;120:22
A.民族企业得到汉族官僚支持B.汉人官僚严重动摇满清统治
C.边疆危机促成地方行政改革D.国内政局影响政治权力结构
3 . 1938年2月,张自忠率第59军向淮北日军发起反击,将日军逼向淮河北岸。日军因腹背受敌,无力再向北进攻,于是全部退回淮河南岸,3月14日,张自忠又率军强度临沂北郊的沂河,向敌发起反击。经数日激战,日军被击退。对与上述战斗直接相关的会战解读正确的是
A.发生在枣宜地区
B.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为1840年后中国士人引用或自编书籍中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评述。由此可知,当时
A.士人积极宣传革命思想B.国际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C.传统观念影响士人视界D.注重对他国经验的解读
2022-01-11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大航海时代,美洲贵重金属大量涌入欧洲,金币、银币随之普及。但不同国家的供应量差别、铸币中贵金属含量差别大,致使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不一,而且浮动性强。在牛顿建议的基础上,英国议会于1717年立法,规定金银币兑换比值,形成了“复本位制”,随后,美国、法国都向英国学习“先进经验”,但各国兑换比价不同,市场套利现象严重。1774年,英国重铸货币,放弃白银,形成实质上的“金本位制”。19世纪初,随着英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剧,英国国内白银急剧减少,英国议会制定《金本位法》,确定了英镑只盯住黄金的方针政策,这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的国家。在金本位的支撑下,英国国力昌盛,最后变成了“日不落帝国”。于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主要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基本都效仿英国,无论最初的“银本位制”还是“复本位制”,最后都演化成“金本位制:正如达尔文所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样,在长期的选择中,白银的货币光环渐渐暗淡,金本位制则日益稳固。

——摘编自【日】黑田明伸《货币制度的世界史——解读“非对称性”》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货币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以“中国+现代化”或“中国现代化”为检索词,在《申报》《申报月刊》全文数据库中共获有效文本116篇(时间跨度为19291949年)。其数据整理如下:



(注:坚持中国特色是指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囿于美国或苏联的模式,而是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要走自己的道路。)

——据黄敏《近代现代化强国梦的话语建构》


解读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1-04-16更新 | 4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蒋介石日记的摘录:1938年3月24日:“此时将到可和可战时期,不难转入主动地位。戒之慎之,勿失战机。”3月28日:“视察沿路人民生活与行动之幼稚及军人精神与行动之散漫,时起不能久战之意。”4月9日:“此时可战可和,应注重和局与准备”。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国民政府准备向日本妥协投降B.国民党认为中方已取得绝对优势
C.国民政府已做好持久抗战准备D.反映了中日双方力量的复杂较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开启空前的“脱欧之路”。而就在四天前,欧盟国家还在纪念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同日,其他27个欧盟国家签署了代表各成员国一致立场的《罗马声明》。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合称《罗马条约》
B.欧洲-体化进程曲折发展
C.移民问题与恐怖主义扩散是英国脱欧的根本原因
D.全球民粹主义高涨,由此出现了逆全球化浪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