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B.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2020-10-29更新 | 1183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1919年的一幅名为《德国的绞刑架》的漫画,漫画中的黑衣人从左到右依次代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没有上衣以背示人的是德国代表。英、法立于两侧,准备行刑,法国更是迫不及待。美国则愁眉苦脸,摊手表示无奈。对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基于自身利益反对对德国行刑
B.法国迫不及待是急于恢复海上霸权
C.美国的无奈是由于未能恢复大陆均势的旧秩序
D.战胜国的不同态度预示着战后秩序的不稳定性
2024-04-06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一下期中模拟预测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国共合作前后各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媒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最优试题)
  时期
类型
1919—1922年1923—1927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共产党》《劳动界》《新青年》《向导》《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国青年》《犁头》《中国学生》《战士》《中国工人》《人民周刊》
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报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新民国》(主要宣传三民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广州《民国》(侧重新闻报道)
A.报刊内容反映社会热点问题B.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
C.统一战线中合作与分歧并存D.传媒产业出现逐步发展的局面
2024-06-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2)历史试题
4 . 下图所示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强调(     
第一章   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   细菌战役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   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美洲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B.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C.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D.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
2024-03-11更新 | 546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大势

在这一阶役(17501914年),发生在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的第一次革命,受到了启蒙运动中自由和平等思想的滋养,这些思想随着贸易物资和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洲。从这里,美洲革命的成功又启迪了法国思想家。美洲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成功接下来又激发了海地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打碎了那里的殖民锁链。与此同时,革命开始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认同,并且这种民族国家的认同迅速传遍全世界。到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新技术(包括铁路、蒸汽船和电报)使得思想、贸易物资和人们能够来到更远的地方,穿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的距离。随着西欧的新兴国家、北美、俄国和日本开启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全球影响加强了。这些强国接着将工业技术传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块大陆。工业强国(特别是欧洲人和他们在北美的后裔)凭借技术优势征服和占领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地域。因此,在20世纪之初,主要的工业强国已经把世界划分成了大帝国,贸易、资源开发和移民的网络联系了每一个帝国。

工业和帝国锻造出来的全球联系网络并没有哺育出和谐。恰恰相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民族主义刺激了对自然资源、战略要地和国际地位的激烈竞争。而且,工业强国和帝国列强逐渐以种族优势为自己对世界的占领进行辩护,在所有被征服和被压迫的民族中间制造了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与列强之间的纠纷结合起来,造成了激烈的冲突,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时代。

——摘编自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结合所学,任选材料中的三个视角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7月7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了张谔创作的漫画(如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生动展现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情况
B.旨在动员组织民众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
C.革命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D.其创作背景是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7 . 以更宽广的视角解读图中信息,可以认识到(     

A.各地商帮长途贸易活跃B.国际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024-01-02更新 | 113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9 . 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险些酿成热核战争”。有学者评论道:“核战争对于大家都是危险的……肯尼迪总统宁愿做出某些让步以求达成谈判解决,也不愿意利用当时的压倒优势发动一场核战争。”下列关于该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冷战的实质是核威慑力的竞争B.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的地位
C.核战争的风险使美国保持一定克制D.美国的让步使危机得到了最终解除
2023-09-11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教学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宋代绘画中街道上的场景,很多商贩在室外路边摆地摊。对这一“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根源于政府政策的支持B.说明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彰显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