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又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此则“乡约”有利于(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D.强化政府对百姓管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在1919年1月创作了漫画《大熔锅》(从左到右人物代表的国家意大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他们手中拿着代表国家利益的“桶”;威尔逊手持“密油”调剂“和平浓汤”)。对漫画主旨解读准确的是(     

A.英法主导战后国际格局B.威尔逊无法解决战后矛盾
C.欧洲各国利益分歧严重D.凡尔赛体系带来短暂和平
2024-04-19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37—1945年国民政府各项财政收入所占百分比(单位:百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度

银行垫款

债款收入

租税收入

其他收入

垫款额

百分比

收入数

百分比

收入数

百分比

收入数

百分比

1937年

1,195

59.46

256

12.74

450

22.41

103

5.39

1938年

853

73.04

18

1.57

211

18.10

85

7.28

1939年

2,310

75.74

24

0.81

483

15.89

231

7.60

1940年

3,834

74.32

7

0.15

266

5.17

1,050

20.36

1941年

9,443

87.81

127

9.71

667

6.20

516

4.81

1942年

20,081

78.10

362

1.41

4,164

16.20

1,103

4.29

1943年

40,875

66.69

3,886

6.35

15,325

25.02

1,191

1.95

1944年

140,090

78.57

1,988

1.11

34,351

19.27

1,863

1.05

1945年

1,043,257

83.05

62.818

5.00

102,252

8.14

47.811

3.81

A.日本侵华中断了中国经济发展
B.沿海地区沦陷严重影响财政收入
C.侵华战争使中国出现通货膨胀
D.战费激增导致政府财政困难加重
5 . “南渡的北人通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民群。南渡官僚也往往随带家族部曲,并且沿途收集流散,以扩大自己的部曲队伍。到刘宋时期,南迁人民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至少有70万人”。下列项中,对这场迁徙运动的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A.引发印欧人的大规模迁徙
B.北方士族势力影响南朝政局
C.坞堡和庄园经济由此产生
D.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同一历史事件,往往有不同的记载,玄武门之变就是其中一例。下列项中对“玄武门疑云”解读不正确的是(       
材料一(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 ……俄而东宫及齐 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逆败散。

《旧唐书》(注:《旧唐书》成书于五代时期)

材料二(地府判官)自出问头(写在纸上审讯犯人的问题)云:“问大唐天子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皇帝)问头寻读,闷闷不已。

——《唐太宗入冥记》(注:成书于武则天时期,是民间话本)

材料三常何的墓志铭中记载:武德七年,(常何)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 ……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负责玄武门守卫)。
材料四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隐晦)。乃谓玄龄曰:“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 —(唐)《贞观政要》

A.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玄武门之变阐述不同,因而不能由此得出确定的历史结论。
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唐朝遗留下来的史料,一定程度上可互相印证李世民发动政变。
C.材料三是一手史料,可作为直接证据证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安排常何蓄谋发动的。
D.材料四反映统治者有干预史官修史的意图,因此其后成书的官修正史可能遭到篡改。
7 . 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
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8 . 下图所示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强调(     

A.美洲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B.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C.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D.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下列各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B.②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C.③处居民最早种植小麦,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D.④处居民的大多数居住形式为穴居,主要饲养猪和狗
10 . 仔细观察如表,对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世界史中的重大事件中国史中的重大事件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83年法国控制了越南
A.历史事件的发生有时具有巧合性B.历史事件需要从更广的视角加以解读
C.19世纪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2023-11-2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