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5年利兰·斯坦福州长向当时的美国总统报告:“为了解决内华达山工程停滞的问题,我们雇用了一批中国工人,他们沉着而安静,非常勤劳,热爱和平,耐力也比其他民族强得多。这些华人的学习能力令人惊讶,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未来铁路建设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同年,美国政府决定建立和中国之间的海邮汽船服务事宜。1868年两国政府签订《中美续增条约》,推动大批华工来美国修筑铁路和开发西部。

——摘编自黄安年《沉默的华工和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

材料二   下南洋的民众把当时中国的制陶、造纸、造船等技术带到南洋各个国家,同时还带去了栽种白菜、韭菜、荔枝、龙眼、肉桂等水果、蔬菜的技术。沿海地区下南洋的人,还给当地带去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观念、先进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先进的渔业生产方式等。人口迁入中形成了一种文化涵盖,在这种文化孕育的过程中也吸收当地文化的一些精髓。许多国家还产生了由华人组织的会馆,这种会馆实际上就是在大量华人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同样还有文化上的认同意识。

——摘编自陈秋沛《浅析晚清下南洋中华人对南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华工赴美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晚清华人“下南洋”的主要影响
2024-05-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商贾在致富后,大都踊跃输捐办理慈善公益事业。下图中第一座牌坊是清朝皇帝为表彰徽商济困扶贫、广行善举而立的位于安徽歙县棠樾牌坊群中的乐善好施坊。这反映出(       

A.皇帝重商思想形成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传统经济政策已废弃D.受传统主流思想影响
2024-05-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写道:“欧洲的全球霸权在1914年时似乎是牢固的、永恒的,但只要人们较清醒地回顾一下,便可轻易发觉,殖民地世界中潜伏着的复仇者正在慢慢觉醒,正在对西方统治权发起最早的攻击。”其中加速西方霸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B.亚非拉各洲的民族觉醒
C.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4-01-29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中期,人口增长使劳动进一步细分成为可能,地区性的市场交易也有所发展。更多的人口促使人们扩建既有的城镇,建立新的居民点,建立起国内乃至国际的贸易网络。结合如图可以推知(     
A.人口增长是从根本上刺激经济增长的要素
B.新航路开辟促进城市及国际贸易网络发展
C.城市的兴起促使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D.庄园出逃的农奴构成了中世纪城市的市民
5 . 1912年底,学者章太炎丧偶后谈及自己续偶条件:“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之后在北京《顺天时报》登载一则征婚广告,提出条件有三:“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材料折射出,当时(     
A.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渐进性B.民主共和思想传播的广泛性
C.大众传媒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性D.传统婚姻观念被摒弃的彻底性
6 . 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朝廷作左官之律(汉代,右尊左卑)。《汉书·诸侯王表序》注引应劭说:“人道尚右,今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又引服虔说:“仕于诸侯为左官,绝不得使仕于王侯(当作朝)也。”这说明,当时汉朝(     
A.中央与地方实现了分权制约B.通过立法限制王国网罗人才
C.地方制度严重威胁中央集权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日益减弱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人民在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国家意识,开始把“国家”理解为领土、人民、主权的复合体,把反抗列强、救亡图强、经世济民、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视为爱国思想的具体内容。与此同时,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开始日益彰显。

——摘编自肖群忠,霍艳云著《论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写一篇体现爱国思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元时期,社会文化重心下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小说集《夷坚志》中出现的一大批儿童人物形象就是当时社会变迁的折射。

形象一:孝敬父母的儿童形象。六岁的宜哥为了母亲不受产乳之苦,虔诚念诵佛道二经,每以清旦,各诵十遍。仰天焚香,输写诚恳,两年之后其母病惠遂绝,该故事彰显了孝道的观念。

形象二:走街串巷的儿童形象。儿童成为流动性的小商贩,他们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卖豆小儿、卖鞋小儿就是现实儿童参与经商的缩影。

形象三:遭遇恶报的儿童形象。一幼女嗜饼,每食时,但取其中有糖及麻者咀之,而弃其图,后震雷击之,堕地死,整个故事宣扬了恶习有报的观念。

摘编自姚海英《宋元社会生活的形象透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小说集《夷坚志》中塑造的一个或多个儿童形象,拟定一个符合宋元时期社会变迁的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鲜明,持论有据,逻辑严密,结论明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以后,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旧大陆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逐渐遭到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殖民者大量种植于美洲的经济作物如烟草、可可、棉花等,导致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破坏。巴西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在葡萄牙殖民者到达之前,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今天,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已经没有原始森林的痕迹了。

——摘编自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10 . 下图所示为1790-1797年英国部分地区一些行业工人周平均工资情况(单位:先令)。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妇女劳动生产率较低B.棉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C.工业革命提高了就业率D.女性遭受严酷的剥削
2023-11-2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