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王安石为“一道德”,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此书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故名《三经新义》,规定科举考试中经义部分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王安石这样做旨在
A.确立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B.剥夺保守派儒学的解读权
C.为变法找寻新的理论依据D.进一步完善发展科举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4年1月4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延信中说道:“我在上海得到共产国际与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在苏联期间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提纲。……从孙中山的演说中可以看出,他已开始接受提纲的猜神。这特别表现在他对待自己的三民主义以及对待工人阶级政党及其经济组织的态度上”。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有推动作用B.国民党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C.国共两党直接接受共产国际领导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击日本的侵略
3 .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当代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不同认识解读准确的是
A.二者阶级立场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所造成
B.林则徐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认识更准确
C.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D.史家与事件无利害关系,结论不带主观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2020-07-12更新 | 5575次组卷 | 7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
C.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D.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7 .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018-06-09更新 | 14003次组卷 | 12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2017-08-04更新 | 2625次组卷 | 5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的胡适曾于1919年4月发表《实验主义》一文,全面介绍其信奉的实用主义(又称实验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一切真理都是人定的.“实在”可以由人们主观任意创造。他提倡“存疑主义”和“评判的态度”,将进化论引入历史的方法,认为没有永不变的真理,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主张要培养创造的思想力,就要以怀疑为起点,找到新知识来解决这疑难,并将这种思想方法总结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使得胡适以后的一系列文字都以其为哲学依据——坚持怀疑精神,不盲信任何主义。
——摘编自寇乃天《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宪政解读》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胡适于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他认为当前思想界流行的弊病,就是空谈主义,高谈主义,而不去研究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他对主张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人,极尽嘲笑攻击之能事,他认为。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他反对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来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要点。
(2)简评五四运动后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
2014-12-05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青海西宁市第四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