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研究近现代欧洲某国际组织时,某学者选用了下面图示。该图示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大国争相控制欧洲地区B.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C.冷战对抗导致欧盟逐渐分化D.欧盟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2022-08-2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南宋远洋贸易商船,于2007年开始打捞。以下是“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发掘出的部分文物及其说明。


出水文物以瓷器为主,有瓶、碗、盘、碟等,主要产自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品种超过30种。图示德化窑青白釉刻花鼓钉纹四系兽纽盖罐在东南亚发现较多,可能用作盛放香料或药物,也有可能用作祭祀容器。

铜钱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

图示为歙石雕瓶纹砚,墨池近似高脚杯形状,脚杯底部呈现出“鸡冠花”形状的纹饰。专家分析,这个砚台具有红海地区阿拉伯文化的特征。

(1)简要说明以上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
(2)“南海一号”在诸如船主身份、船上人员是否逃生、当时船上生活如何、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等方面仍存在谜团,专家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022-01-2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A.三公—中朝—尚书台官仓鸠杖B.中书省—尚书省—六部十家牌法福田院
C.三司—转运司—知县义学义田D.中书省—行省—郡家训善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逻辑关系图示


——摘自郑华《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要素,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30更新 | 48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济源市、平顶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了1650—1750年早期经济全球化。该图示最适宜用于研究
A.丝绸贸易的盛行B.世界白银的流通
C.三角航程的兴衰D.美洲物种的传播
2022-03-25更新 | 123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反映了欧盟与北约组织成员的重叠状况。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
A.美欧联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B.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增强
C.欧洲联盟内部离心力量增强D.英国脱欧将动摇美欧联盟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工农红军于20世纪30年代在农村、山区或省界处建立的工农武装割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中共城市革命模式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及实践有着紧密联系。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农村革命根据地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要标示出一个集中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具有逻辑性。)
2021-09-29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欧洲人眼中的“科举制”

人物看法
利玛窦(15521610年),明万历年间来中国居住达30年。“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管理。”
魁奈(1694177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国的先进性在于,中国不存在欧洲社会那种意义的阶级分野,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赫地位的唯一标准。”
伏尔泰(1694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休谟(17111776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法律,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指望中国人会在科学上投入什么精力?”

——摘编自傅军《西方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学到了什么?》


(1)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图示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方人眼中的“科举制”形象。
2022-04-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2届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图示为“先秦水利图”,春秋战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一现象说明了
A.农业发展受到多个国家重视B.争霸战争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
C.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兴修水利是推动国家统一的关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