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0 道试题
1 . 图示为“先秦水利图”,春秋战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一现象说明了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争霸战争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
C.农业发展受到多个国家重视D.兴修水利是推动国家统一的关键
2020-07-2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时代,到 20 世纪初,两次工业化浪潮席卷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1. 将下列工业时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③ 现代工厂制度诞生
④美国南北战争结束⑤ 德国跃居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⑥ 内燃机的发明
2. 观察工业时代<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判断 ABCD 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并说明判断 BC 代表国家的理由。

<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


3. 下面两幅图示体现了工业时代的中英疆界观

问题:两幅图示所反应的中英疆界观有何不同?分析两种疆界观对各自历史发展进程的影 响。
2020-06-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1世纪初,美国学者彭慕兰提出“大分流”一词,迅速引发西方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为近代早期东西方基本处于同样的发展水平,但此后历史仿佛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图示如下: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比较


对于大分流的原因,西方学术界给出了各种解释:

观点派别代表学者具体解释
欧洲例外论(美)兰德斯特别的文化和信仰
(澳)琼斯擅长征服的特殊政治能力
革命论(美)莫基尔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英)艾伦应对全球化挑战
(英)伯格奢侈消费
历史偶然性(美)彭慕兰煤炭储量与美洲的土地和市场
(美)帕塔萨拉蒂重商主义


材料反映了多位学者对“大分流”的认识,请对这些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选择任意一种或多种,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5 . 读下图(根据《世界经济考察:第八年》整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示说明的是在不同年份
A.各国军备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B.各国的国际贸易份额
C.各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统计比较D.各国失业率状况统计
2019-12-27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年高三12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6 . 1500年以后的世界

问题:
(1)如图所示,1500年——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进程被划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上述前两阶段对时代特征总结的标题写出最典型的史实各一则.
(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参照前两阶段的标题模式为第三与第四阶段设计最适合的标题。
(3)从政治角度,对四个阶段的历史进程做一个叙述,注意语言的组织性与流畅性。
2019-09-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奉贤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文献记录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

材料一   2002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了(甲)3万多枚秦简牍,主要是官署文书。文书格式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时刻构成,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及转运书等。(乙)简牍的时间是公元前222年至前210年。(丙)书写字体和楚国字体风格相距甚远。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里耶秦简》邮票。(丁)左边秦简内容为“乘法九九口诀”。

有的同学结合材料   和所学,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材料
结论
秦朝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湘西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才纳入秦的管理范围
秦始皇在楚国旧地推行了“书同文”的政策
秦朝已将乘法口诀运用于农业生产


(1)请指出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的序号。如果要使其他序号的材料和结论准确对应,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对结论进行怎样的修改?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二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2)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019-07-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下学期北京首师大附中下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体(包括从事跨国活动的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依据国际规范采取非暴力方式处理冲突的状态,由主导价值观、制度安排和国际规范素构成。国际体系是国际行为体的组合及其运动规则,由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素构成。二者关系图示如下:



——摘编自阎学通《全球化or逆全球化?国际秩序的转型与重组》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要素,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