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影事概略
1895年爱迪生和卢米埃尔兄弟几乎同时在美国和法国发明了能拍摄和放映活动影片的机器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电影技术经历了从“无声电影黑白时代”到“有声电影黑白时代”到“有声电影彩色时代”三个阶段
20世纪末、21世纪初美国好莱坞制作了一些轰动全球的影片,如《玩具总动员》《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等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华语电影开始在戛纳、柏林和威尼斯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绽放异彩,一批精品佳作先后摘取过三大电影节的最高荣誉奖项

①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②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③电影已经成为当今一种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④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增强了在世界的影响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3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2 . 民族主义是近现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1814年9月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就这样结束了在法国革命后接踵而来的遍及欧洲的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大动乱局面。然而甚至会议中最保守的外交家也承认,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真正地消失。……一些著名的革命事件也有助于传播人权、政治参与,民主政府和经济组织工作的一些新观念。

——改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走向复苏,60年代韩国成功推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行列,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国家,韩国在不到40年之中取得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成就。……美国2018年依据《贸易扩张法》,对韩国钢铁产品征收了25%的高关税。欧盟也从2018年开始对韩国11种钢铁产品提高了关税。韩国钢铁协会表示,钢铁产品出口环境日趋恶化,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减少。

——改编自朴昌根《解读汉江奇迹》、2022年韩国《国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和民主发展的角度,指出17到19世纪西欧王朝国家的历史命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重构的角度解释“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消失”的原因,并列举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分析“汉江奇迹”出现的原因,指出二战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困境,并概括中国为此贡献的智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中说:“修撰史之目不一,而其凡有二:曰记载之史,曰纂修之史。时政有记,起居有注,其记载之史乎。纂修之史名目滋多:实录云者,左氏体也;正史云者,司马体也。纪其大事,则有玉牒;书其盛美,则有圣政;总其枢辖,则有会要。”以下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A.记载之史在于纯粹记录史事,最为客观
B.纂修之史凝聚着史家的心血,最为全面
C.纂修之史由记载之史不断层累加工而成
D.官家纂修之史比私家编撰的史书更可信
2022-05-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史记》记载:“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分析道:“此乃周初最严重的局面,不得已乃有周公之摄政。若传子,则成王尚幼,不足支此危局。若传弟,先应及管叔,周公知管叔亦不足膺(当)此重任。若传贤,自属周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周公摄政兼具有时局和个人的条件
B.西周依据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
C.周初王位继承无明确的制度性规定
D.周初以“兄终弟及”方式传承王位
5 . 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人类技术的进步经历了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到科学研究的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交流越来越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书写媒介经历了从沉重的石头、泥土逐步向较轻的龟甲、兽骨、木板、竹简和软绵、便携的羊皮、绢帛、纸张的转变,……这些转变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在传播的文明程度上是怎样地让西方人望尘莫及。对于这些,用施拉姆(1982)的话说:“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

材料二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自己能有两只“顺风耳”、一对“千里眼”,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而真切地得到远方的信息;更梦想自己的声音和形象能够记录下来,传之千里,流之百年。

材料三   第五次传播革命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以交谈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邵培仁《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国人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的标志性人物及生活年代,以此为例说明古代中国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中期有助于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列举马可尼的国家及其贡献。
(3)解读材料三,概括第五次传播革命的技术基础,以及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的突出特征,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传播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2022-0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书》载:“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更名太守。”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部分沿袭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
B.郡守拥有下一级行政官员的任免权
C.边郡长史的职责和级别与郡守相同
D.郡守监察地方政治以强化中央集权
2021-09-19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9月基础测试历史试题
7 . 《耕织图》最早为南宋作品,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这是中国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清康熙南巡,见到此图,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命内廷重新绘制,《耕织图·耕图》即为其中一幅。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始于西汉B.图中农具存在回转不便的缺点
C.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D.传统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进展
8 . 如图为秦朝官制结构图。据图并结合所学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A.县级官员由郡级长官任免B.郡尉主要负责监察地方
C.里正主要负责地方治安及公文传递D.九卿之首奉常主要掌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2021-12-09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兴起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
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
10 . 下图是发表于1941年6月22日的漫画《纸牌游戏结束》。下列选项中,对该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A.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B.苏联做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
C.“巴巴罗莎计划”正式实施D.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1-11-1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