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4 道试题
1 . 中西医学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立产生的,西医在其东渐过程中与中医必然发生“碰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欧洲早期殖民主义者的东侵,一些天主教传教士陆续抵达中国。西方医学在中国有一定范围的传播,但其社会影响有限。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中国日益走向半殖民地社会。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传教士又充当了在中国传播西方医学的主要角色,近代西方医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

——摘编自彭益军《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意义》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医与西医发生了激烈争论。在中西医之争上,西医界称中医为旧医,称自己是新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是“新旧之争”、先进与落后之争,试图通过这样的话语定位分清自己和中医的地位;中医界称自己为国医,称西医为西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中西之争”,试图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占有一定的政治话语力量。

——摘编自姜连堃等《从话语权的争夺透视近代中西医之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
2 . 在古代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城建设往往成为国家的缩影,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君士坦丁堡平面图(5~6世纪)

(1)提取图中的信息,分别说明君士坦丁堡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突出特征。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形成君士坦丁堡这种城市布局的原因。
2024-05-18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2世纪末日本进入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政治时期。这一体制下,将军成为武士的主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则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军事和经济义务。这一体制(     
A.模仿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植根于日本的历史传统
C.加强了天皇的领导权威D.导致日本社会形态剧变
2024-05-18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8711892年,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中,有大约23%是熟练工人,他们带来了钢铁、纺织等工业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力量。在持续100多年的移民潮中,外来移民都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排斥。就美国政府来说,其移民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由于就业、宗教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8801920年美国排外主义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最大的首推1887年成立的“美国保护协会”,该协会到处煽风点火,将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出现的政治腐败、市政建设滞后、犯罪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都归咎于新移民的到来。

——摘编自邵体平《美国的移民现象》

材料二   美国建国之初,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为主体的美国白人就对外来移民疑虑重重,试图限制或同化。有美国总统曾直言,除了有用的技术工人和一些特定及有专长的人外,无需鼓励其他移民。由于担心法国大革命在美国引起骚乱,美国政府于1798年制定《归化法》《外侨法》《敌对外侨法》和《外国人叛乱法》等法律,使外来移民更难归化为美国公民,并授权总统监禁和驱逐危险移民或来自敌对国家的移民。值得指出的是,《敌对外侨法》至今仍有效。黑人是美国最早的移民群体之一。黑人移居美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强迫移居,抵美后遭到非人虐待,毫无人权可言。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最初的宪法却不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并制定了“五分之三条款”,即在分配众议院席位时将黑人奴隶实际人口乘以五分之三。白人对黑人的奴役历史至今仍对黑人后裔造成严重伤害,使其生命权、发展权和政治权利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侵犯难移民人权的事实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晚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侵犯难移民人权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文明本因地域、文化差异而各不相同,“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也正因这种不同,才能“合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摘编自盛世豪《深化文明交流加强互鉴共识》

材料二   所有古代文明都必然缺乏这种或那种资源。为获得或控制相关资源,不同文明之间会有程度不等的交往。1500年之前,亚欧大陆大体被划分为农耕和游牧世界,两个世界的经济相互补充,双方有着密切的往来。

——摘编自晏绍祥等《如何理解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与交流》

根据材料,围绕“文明互鉴与交流”主题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11世纪的诺曼王朝时代,英国国王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设立了御前会议的组织,供其咨询,并协助办理一切立法、司法和行政事务。此组织又称“诺政院”,这是英国最早的中央政府机构。到亨利六世(1422-1461年、1470—1471年在位)时代,由于御前会议人员过多,不能经常集会,于是从其中分出一部分,这就是枢密院。在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时,枢密院又设立若干常设委员会及临时委员会,分管各项事务。其中,以专管外交的常设委员会权力最大,而且最受国王信任。后来,这个委员会对于国家大事,几乎无所不问。国王和这个委员会的少数亲信枢密顾问官,经常聚在一间房子内秘密讨论国家的内政外交,由此产生“内阁”。1714年,乔治一世(1660—1727)不能出席枢密院会议。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内阁会议由一位大臣主持,因而出现了首相的职务。这种情况便被利用来造成一个新的、重要的宪法上的先例,并仿佛已经成为一条规律,即枢密院开会时应当没有国王参加而有自己特定的主席首相。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资产阶级的逐渐强大,要求在政治上获得统治权。首相的出现,把枢密院从国王的一个咨议机关变成了不依赖于国王的各部大臣的内阁,即责任制内阁。首相从本党议员中提出阁员名单,请国王任命。大臣分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参加内阁的阁员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组成人数经常变动。

——摘编自黎传综《英国内阁的由来及首相的产生》

(1)根据材料,概述英国责任制内阁产生的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首相的职权。
2024-05-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是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部分目录摘录

导言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
第六章古代罗马文明
第七章发达的中华农业文明——唐宋时期
第八章中古伊斯兰文明
第九章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第十章农业文明的相互交流
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起
第十一章原工业化时期亚欧诸农业文明的嬗变
第十二章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
第十三章现代民主政治的兴起
第十四章工业革命——“第二个创世纪”
……
从目录中提取关于“文明发展与交流”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观点正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4-05-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7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商船将一船茶叶从澳门运往爪哇。翌年,这批茶叶运抵欧洲。
1661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为皇后,开启英国饮茶风尚。
17世纪末珍贵的茶叶,用从中国进口的瓷器装好,摆在欧洲富裕家庭议事间的展示架上,人们逐渐开始把糖和牛奶加到茶水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茶叶贸易,并赚取了巨额利润。
19世纪3040年代下午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和时尚的象征,是英国女士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19世纪茶已经成为工薪阶层和中下阶层全天佐餐的标准饮料。那些给工人供应茶水的雇主,发现工人的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19世纪6070年代英、俄等国在汉口及附近地区建立工厂,利用蒸汽机等技术就近加工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的茶叶产品。
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

——摘编自《茶的社会史: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视角对茶叶的历史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茶叶贸易的积极影响。
2024-05-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人类文明史上,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商品,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里茶道”是中俄之间专业的“茶叶之路”,特指自17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中国出发经陆路运输到俄罗斯等国的茶叶贸易之路。它从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开始,一路向北延伸到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然后向西延伸至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欧洲各国。“万里茶道”途经多种地理环境和不同民族地区,沿途民俗文化多样,自然、文化遗产类型非常丰富。

——摘编自王楠、于海志《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万里茶道”演化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贸易与文化交流”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5年利兰·斯坦福州长向当时的美国总统报告:“为了解决内华达山工程停滞的问题,我们雇用了一批中国工人,他们沉着而安静,非常勤劳,热爱和平,耐力也比其他民族强得多。这些华人的学习能力令人惊讶,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未来铁路建设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同年,美国政府决定建立和中国之间的海邮汽船服务事宜。1868年两国政府签订《中美续增条约》,推动大批华工来美国修筑铁路和开发西部。

——摘编自黄安年《沉默的华工和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

材料二   下南洋的民众把当时中国的制陶、造纸、造船等技术带到南洋各个国家,同时还带去了栽种白菜、韭菜、荔枝、龙眼、肉桂等水果、蔬菜的技术。沿海地区下南洋的人,还给当地带去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观念、先进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先进的渔业生产方式等。人口迁入中形成了一种文化涵盖,在这种文化孕育的过程中也吸收当地文化的一些精髓。许多国家还产生了由华人组织的会馆,这种会馆实际上就是在大量华人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同样还有文化上的认同意识。

——摘编自陈秋沛《浅析晚清下南洋中华人对南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华工赴美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晚清华人“下南洋”的主要影响
2024-05-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