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表为1851—1861年常关(政府设立用来征收国内商品贸易税的关卡)关停启用状况的统计。这一现象说明(     
时间1851年1853年1854年1855年1861年
状况武昌关(1859年复开)扬州关(1859年复开)、芜湖关九江关(同年复开)赣关(今赣州、1859年复开)浒墅关(今苏州)、北新关(今杭州)
A.列强加紧经济侵略B.政局动荡影响区域贸易
C.政府抑商政策松弛D.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2024-05-07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颁布的《金玺诏书》的相关内容。

1.明确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皇位虚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宫廷伯爵摄政;

2.各选侯拥有自己领地内的关税和铸币权、矿山开采和贩卖食盐权等(在此之前,这些权限在皇帝和选侯间不明确),禁止封建主结盟反对自己的封君,禁止城市结盟反对诸侯,冒犯选侯被视为叛逆罪。

据此可知,此诏书(       
A.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B.有利于扩大城市自治权
C.摆脱了教皇对王权的干涉D.体现法的思想和契约观念
2024-04-23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到公元前8世纪初,希腊城邦自给自足的经济被破坏。在这一过程中,斯巴达通过攻击和征服它的近邻,满足该国公民对土地的渴求。然而,雅典却改进自己的政治制度,赋予因经济更新而滋生的新阶级以公平的政治权力。据此可知(     
A.人口危机导致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B.殖民扩张是希腊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雅典民主制是应对危机的道路选择D.民主政治是雅典人民集体意志的体现
2024-04-15更新 | 20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内,各行头、行老熟悉行内商品物价、供求状况,“凡雇请人力及干当人,如解库掌事、贴窗铺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俱各有行老引领”;行老为政府旬估定价提供商业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     
A.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B.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
C.生产理念具有开放性D.城市时空限制彻底打破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直言:“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他尤其担心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文明的对抗。”

——摘编自张旭鹏《“文明冲突论”遮蔽了冲突的本质》

材料反映了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文明冲突论”的相关认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4-08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余注全力于铁路政策,以谋发达民生。黄克强抵京后,主张政党内阁,调和各派意见,袁总统均甚赞成。余出京时,邀国务员加入国民党之议始起。今阅报,国务员已入加本党。是今日内阁,已为国民党内阁,民党与政府之调和,可谓跻于成功。嗣后国民党同志,当以全力赞助政府及袁总统。袁总统既赞成吾党党纲及主义,则吾党愈当出全力赞助之也,建设前途,于此望之矣。今日合六党成一国民党,其功与南北统一同。故宜以谋国家之公见为前提,不可一党之私见相争,应一心一德,以图进行。

——选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孙中山全集》目录摘编

①复袁世凯电(一九一二年一月二日)

②祝参议院开院文(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③咨参议院议决国务员官制文(一九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④在上海国民党欢迎会的演说(一九一二年十月六日)

⑤致上海革命党人电(一九一六年一月十三日)

⑥致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函(一九二四年四月四日)

⑦复北京各团体联合会电(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内容应属于材料二目录摘编中的(写出序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主张。
2024-04-08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东京梦华录》追溯了作者过往的生活境况:“……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惆怅!”材料中的“京”和“当年”应该是(     
A.洛阳东汉B.南京东晋C.开封北宋D.杭州南宋
2024-04-08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之一、与“东亚”“中东”“第三世界”等词语并列。其含义演变过程,如表3所示。

时间“西方”含义的演变
古代“西方”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罗马帝国的西部。
11世纪中期基督教大分裂之后,“西方”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含义,指“罗马天主教会”,与“东正教”相对。
18世纪晚期美国人否定与欧洲的文化联系,突出欧美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强调美国制度和文化的独特性;“坚决让欧洲远离美洲,让美洲远离欧洲”。
19世纪中晚期1856年后,俄罗斯用“西方”指称经历了启蒙与革命、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西欧,“西方文明”被界定为俄罗斯的对立面。19世纪晚期西欧人接受这一概念,但美国和德国并不认为自己是“西方”的一部分。
20世纪初美国人逐渐意识到美欧之间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开始把美利坚文明视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18世纪晚期形成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被广泛信奉。
一战期间美国把与德国的战争描绘成民主与独裁、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自由、民主、进步和资本主义被“发明”为英、法、美的共同传统。
二战期间在一战中出现但没有引起美国人共鸣的“大西洋共同体”理念复活并被频繁使用,主张美国、英国等15个大西洋沿岸“民主”国家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继承者”并建立联邦,以阻止希特勒的扩张。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的建立都被描绘成是挽救和保卫西方文明与大西洋共同体的努力,美国和联邦德国最终都成为“西方”的一部分。

——摘编自【丹麦】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从柏拉图到北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西方’含义的演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08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代漕运以跨区域调度粮食供应京师,用于发放军队、官员的俸饷之米。咸丰三年,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遵旨将所征漕粮按1.3两/石变价解京,随即河南也加入其中。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动B.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白银货币化趋势的加强
2024-04-08更新 | 44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1950年,中苏以1945年旧约名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基础,加上“互助”二字,签订了新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约宗旨是加强中苏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由此可知,新约的签订(     
A.使中国国际地位开始缓慢回升B.制约了帝国主义颠覆新中国的企图
C.着眼于建立中苏军事同盟关系D.从法律上确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024-04-07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