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6 道试题
1 . 对如图中①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B.“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C.经济出现“滞胀”现象D.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2024-06-03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6题 二战后的世界-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三编20世纪后半期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演变

第五章英国对冷战中国际危机的处理

第一节英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二节英国与第一次台海危机

第三节英国与柏林墙事件

第六章美国与盟国的关系

第一节杜勒斯—戴高乐会谈与美法关系

第二节美日返还冲绳施政权谈判中的核密约问题

第三节战后加美安全关系

第四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外交与国际格局演变

第七章中欧关系的突破性发展

第一节中国对瑞士政策与中瑞建交

第二节中国对法国政策与中法建交

第三节中法建交前后的台湾对法"外交"

第八章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第一节中美关系缓和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第二节万斯访华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三节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九章中国与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第一节同盟国建立战后国际秩序

第二节战后国际秩序的运作

第三节新中国与战后国际秩序

——摘自徐蓝主编《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

据材料,自拟一个相关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时空明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4-05-3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过渡时代也。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年)

(1)据材料,归纳“过渡时代”的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梁启超的“过渡时代论”思想。
2024-05-31更新 | 24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史,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25年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提出:农会在初步运动时须注意不可过于违背农村中宗法社会心理。此后,许多地方的共产党人在宗族内部完成最初的农民发动组织工作。这反映了当时中共(     
A.试图彻底铲除农村封建势力B.将革命道路探索与传统相结合
C.发动农民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立足于农村地区开展土地革命
2024-05-14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现存最早的“囊宇图”是南宋石刻《华夷图》,该图绘制范围东抵朝鲜.西 至葱岭,北达长城以北,南到南海和印度洋,对于中华以外的地区绘制极为简单。明洪武年 间的《大明混一图》描绘范围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至爪哇,北抵蒙古,但其中明朝控制的 区域位于地图中央,且不成比例地占据了绝大多数面积,其它地区只是被填塞在地图的角 落之中。明末的《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已绘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 南极,标绘了经纬网和部分国家的名称,但图中明朝疆域极大,而南、北美洲和南极的形状 被大幅度剪裁、缩小、扭转甚至变形。

——摘编自成一农《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兼论地图的功能和目的》        

材料二   1886年.《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在英国伦救的 《绘图》杂志上刊出。该图采用对于角度和方向定位最为准确的墨卡托投影法绘制,重点突出的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地图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中心,用同色标涂英国本土及英属殖民地,包括加拿大、英属西印度、西非、南部非洲、英属印度、英属海峡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断西兰。另外还标注了英国掌控的要塞及港口,如中国香港以及1885年刚刚占领的朝鲜巨文岛。各殖民地之间由横跨三大洋的航线紧密连级。地图周围环绕装饰图案,在地图下方,象征着英国的不列顿尼亚女神手持 三又戟和“米”字盾牌,端坐在象征整个世界的球体之上,女神两旁环伺着来自各殖民地的土著、奇珍和代表性动物。

——捕编自宋念申《地图帝国主义:空间,殖民与地球规治》

材料三 甲午战争以后,地理学和地图学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1903年武昌舆地协 会出版的《中外舆地全图》,被列为“大学堂审定中等课本”。1904年,为配合中小学“最新 教科书”的编辑与发行,商务印书馆先后译印《西洋历史地图》《减寰全图》《万国舆图》等教学地图,颜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1909年出版的《世界新舆图》更是一改晚清以来以北京为零度经线的传统做法,将国际公认的本初子午线作为起点,受到当时知识界 的广泛关注。地图出版物普及于普通知识阶层,成为得风气之先的文化政治符号。

——摘编自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时期“寰宇图”发展历程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地图绘制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刊印世界地图的意义。
2024-05-1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明清时期,朝廷为标榜“文治”,一再组织学者编纂总结性的大型典籍。明朝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全书近2.3万卷,分装为1.1万余册;清朝则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取得以上成就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中央集权的保障D.主流思想的统一
2024·福建·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阅读如图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了严重冲击B.美国控制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用增强D.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任重道远
2024-05-07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渠道更加通畅,对民族分裂势力及外来侵略的抵御和抗击更加有力。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天下一统”的思想,各民族特别是建立过局部政权和全国政权的民族在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大一统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政策包容性比较突出,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历史上的移民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交融,对开拓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摘编自王欢、于连锐、孟静静《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是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内容非常丰富。如孔子倡导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四海之内皆兄弟”,荀子所说的“四海之内若一家”,《礼记·王制》中记载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董仲舒所概括的“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这些主张不仅为解决当时民族问题提供智慧,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思想的有关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因素及意义。
(2)材料二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认识及主张,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事选择其一予以说明。
2024-05-07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10 . 1875年,左宗棠西征,其军费筹集除了借助外债、他省协济外,还以缴纳资金占股的形式在上海组织设立“乾泰银行”筹集、支付月息,并以海关税作抵押,得到了上海、苏杭等地商号的支持。此举(     
A.解决了西北边疆的危机B.反映了晚清的财政困局
C.促成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加强了中央机构的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