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再现了汉代人力运输形式“担负”的画面。据《史记》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大概)十余钟致一石。”这体现了当时
A.劳作者的生产和生活B.长途运输的效率甚高
C.上层社会的娱乐与休闲D.政府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2021-05-10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钱玄同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发表在《新青年》上。文中指出汉字在学与用上诸多缺陷,并说汉字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他主张先废除汉字。陈独秀赞同其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的方案。鲁迅认为人类未来最终会使用同一种共同语言,当前文字简化与拼音化是为之后世界语的使用提供基础与准备。他的《阿Q正传》中主人公的命名上出现字母的使用,是对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回应。然而,作家巴金在他的《病中集·汉字改革》一文中指出: “我年轻的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今天回想起来实在可笑。”如果汉字走向拼音化,“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刘婷《时代的神智——汉字形与意的思辨》等

材料二   1949年 10月10日,由吴玉章、郭沫若等人领衔,“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的主要理事一致同意“把研究拼音文字作为主要任务”,但为了应付目前需要,也把促成“汉字的简单化和标音化“作为另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时期的文字改革者所提倡的汉字简化并不是全新的文字改革思想,从理论来源来看,近代新文化运动以后,钱玄同所提出的汉字由繁至简的发展规律成为 20 世纪 50 年代简化汉字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家和中央文字改革协会认为国家建设需要扫除文盲,所以把简体字放在文字改革的第一步。1956 年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发布。这个决议的颁布,使简体字终于获得中央政府的承认,正式取代繁体字成为国家法定的“正体字”。

———摘编自崔明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汉字简化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汉字拼音化的主张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文字改革的重大国内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就文字改革简单谈谈你的认识。
2021-05-07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齐桓公任用管仲、魏国任用李悝进行变法之后,各诸侯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于是“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材料可说明
A.国力的强盛与政权存续密切相关
B.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文化风尚
C.政治变革是统一的主要推动力量
D.法家思想主流地位遭受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道于老师孔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一思想,理学家程颢曾经指出:“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恕”道
A.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B.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束缚
C.有利于和谐社会形成D.得到民众普遍自觉遵守
2021-05-07更新 | 288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明代)辽东与(山)东人互相贸易,以致辽人之富足。”当时辽东出产的木材,大多是通过海运转往山东各地的。由于两地间“商贾骈集,贸易货殖络绎于金、夏间,辽东所以称乐土也”。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山东是辽东商人主要活动地区
C.辽东与山东经济联系紧密
D.山东民间贸易依赖于辽东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
A.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D.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2021-05-14更新 | 1101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8 . 据记载,清廷在绥服蒙古各部过程中,根据八旗制度组织原则,结合蒙古原有社会制度,逐步建立起盟旗制度。盟旗的重大军政事宜由朝廷的理藩院裁决,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会办。可见,盟旗制度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扩大了地方上的行政权力
C.使民族平等原则得到贯彻落实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诗经》颂篇中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昊天有成命,二后(文王、武王)受之”的记载。这类颂词
A.说明中国古代宗教正式形成B.旨在证明政权存在的合理性
C.说明古代生产力发展程度高D.保证了商周政权的内部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南宋时,随着大批北方人口的南移,麦的需求量激增,促使南方麦的种植逐渐普遍。据庄绰《鸡肋编》卷上记载,江、浙、湖、湘、广地区,所种春小麦,“不减淮北”;植棉区已从两广、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棉花的“诸种艺制作之法,骏骏北来;江、淮川蜀,即获其利”。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期
A.南方开始种植小麦B.已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C.南北农业交流频繁D.南方农业获得较大发展
2021-05-14更新 | 432次组卷 | 7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