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西汉时受封诸侯统计概况。据此可推知
封诸王之子封功臣封外戚
高帝3137
文帝14103
景帝7184
武帝178759
昭帝1186
宣帝631120
元帝48120
成帝43510
哀帝913
平帝2722
A.分封制是西汉立国之本B.汉初异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C.西汉后期政治趋于腐败D.武帝时诸侯势力进一步壮大
2022-05-21更新 | 54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1989~2018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9~2018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调统计

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
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规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材料二   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1)指出材料一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谈谈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在边疆研究方面关注最多的朝代,说明其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
(3)中国边疆研究还应关注什么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2022-05-14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明朝初年,政府曾多次实行“徙富民”的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年)起,取苏、浙等处上户4.5万余家至京师,将其中壮丁发充官府工匠,又命户部统计浙江等九布政司、应天等十八府州有田七顷以上富民,皆徒京师。明统治者这样做旨在
A.加强南北交流B.促进区域平衡C.活跃京师经济D.强化社会控制
2022-04-30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18771917年部分工业产量统计

工业产品18771887189719071917
原钢产量(千吨)579339372722373745784
原油产量(千吨)1780377180632214644709
汽车产量(千辆)441874
发电(10亿瓦小时)1412143429

——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1750-1993年)

材料二   美国的自然资源牛富,得天独厚。煤、铁、天然气、钾矿和磷矿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广,水力资源充沛,西部有广大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美国地处西半球.邻国多为弱国,不仅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可以支配其它关洲国家,也不需卷入欧洲国家的纷争。国力弱小时,东西两大洋像护城河一样保护着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力壮大后,两洋又变成对外扩张的捷径。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以"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拒绝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战后"威尔逊主义"试图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重建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美国在孤立主义掩饰下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摘编自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崛起的原因。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评述。
2022-04-28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学界对20世纪前期我国乡村的发展状况多有考查与记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后,长期“沉积”乡村享有一定特权、也承担各种公共职责的绅士阶层,开始纷纷移居城市、投资商业,而一些暴发的、缺少文化的“土豪劣纱”逐渐兴起,“使(乡村)风俗更加败坏,而吏治亦愈不易言”。1925 年,章太炎指出:“自教育界发起智识阶级名称以后,隐然有城市与乡村之分,城市自居于智识阶级地位,轻视乡村。”若以1821- 1830 年间全国农作物亩产量指数为1001891-1911年间为781931年粮食作物亩均产量为270.09 斤,比清代中叶的367斤下降了26.2%。由于大批无地农户无力租种土地,耕地荒废面积增加率若以1914 年为1001930年已达3231917 年据农商部调查统计,全国有36%的农户耕地面积不到10亩。江苏昆山佃农的比例由1905年的57.4%上升为1924 年的77.6%。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对全国22850县所做的调查表明,借钱农户占全体农民户数的56%,借粮户占48%。许多农民在难以生存的情况下,走上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道路。据193321省有报告资料的县份统计,离村农户均占该县农户总数的4.8%,高者达12.2%。

——据张福记、陆远权《近代中国乡村危机简论》等


概括20世纪前期我国乡村发展的状况并加以阐释。
6 . 据美国人自己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之音在苏联拥有3000万名听众,占苏联全国人口的10%以上。1987年12月,里根在美国之音建台纪念时亲自致贺,赞扬它是“巨大的非军事力量,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黑暗中点火的力量”。这表明美国
A.高举西方民主推行霸权主义B.借助文化软实力施行和平演变
C.通过军备竞争拖垮苏联经济D.运用经济手段诱压社会主义国家
2022-03-12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26年6月与1927年6月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该表反映出当时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
A.革命重心逐渐向农村转移B.革命形势影响农民运动走向
C.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诉求D.广东农民革命热情有所下降
8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


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

关中区(二路)江北区(十路)四川区(四路)江南区(八路)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宋初至澶谰之盟
(公元9601004
3735.2433038.93617.31406.28
澧渊之盟至绍兴和议
(公元10041140
4139.0539046.048139.1392341.39
绍兴和议至宋末
(公元11401279
2725.71127159043.48116752.33
总计1051008471002071002230100

——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攽、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是通过《全唐诗》对唐朝时令节日中民众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的统计。这反映了(     
节日重阳节端午节寒食节清明节
体育活动登高竞渡   投壶斗鸡   秋千   蹴鞠   踏青   击鞠拔河   踏青   放风筝   蹴鞠   马术   斗鸡   射柳
A.诗人热爱体育活动B.唐朝国力强盛
C.体育活动融入民间D.全民参与健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是中国古代-定时期粮食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朝代耕地面积(亿市亩)人口(亿人)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市亩)粮食亩产(市斤)每一劳动力的成品粮生产率(市斤)
战国中晚期0,900.8464.232162027
西汉末2.382.2403.762642151
2.111.9903.763341239
4.153.9003.753092179
4.654.2003.283462255
清中叶7.276.1801.713671260
A.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粮食亩产增加
B.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持续繁荣
C.粮食产量提高主要得益于土地开垦
D.人口过快增长制约生产率提高
2022-01-13更新 | 445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