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天工开物》中的木版插图。对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提取准确的是
A.活塞式木风箱已应用于冶炼业
B.用煤冶铁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
C.民营手工业取代官营占据主导
D.其绘画风格与水墨画一脉相承
2021-05-29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2 . 王安石变法时期,免去东京各商铺承担供应官府需求的任务,改为缴纳“免行钱”,由官府用以购买所需物品。该项举措
A.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可防止市场物价波动
C.体现了重农抑商原则D.杜绝了地方官吏腐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一般而言,研究两国贸易结构中的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时,国内外学者常使用净出口比率(Ratio of net export, RNX)这一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日两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

(注:RNX指数越接近于-1,表示中国商品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越强。反之,RNX指数越接近于1,表示日本商品越具有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越强。)

——摘编自苏国辉 李彬《中日贸易关系20年回顾与展望》


提取图中相关领域RNX指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6年,G7财长(美、英、日、法、西德、意、加)在东京召开会议,并达成如下协议:七国相互之间对汇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利息率、失业率、财政赤字、外贸差额以及储备状况9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监督”和“政策协调”。这反映了
A.贸易保护主义B.经济重心转移
C.经济区域集团化D.国家调节国际化
2021-05-13更新 | 31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我国蚕丝业中的投机行为严重。以上海为例,大量缫丝者在打算从事生产时,只是向厂主租赁车间与设备,有时还租用商标、戳记。由于租期很短,缫丝者对自己购买机器、厂房不感兴趣。该现象会导致
A.民族资本主义急剧衰落B.蚕丝业对外竞争力下降
C.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动D.小农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2021-05-13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金融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往往是不同国家经济兴衰的过程。从13 世纪的威尼斯……再到如今的亚太地区,这些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都往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 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并且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国际金融中%显然 不同于13世纪的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国际金融中心漂移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这些偶然性 之中蕴涵着某种必然。

——摘编自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


(1)在下图中用"一"标注国际金融中心迁移的路线。

(2)选取上图中的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结合其兴衰史实,论证“国际金融中心的漂移蕴含着某种必然”。
2021-05-10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解放画报》第12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大秤碇压住,动弹不得,秤砣上写着四个字“男统主义”。

图2《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刻有“经济”二字的石柱上,她一旁放置了写有"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词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的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么?”

图3《解放画报》第17期(1921年),其题词为:“她受过四千多年束缚,已经半身麻木。现在有人扶着她走,总该起来活动了。”不仅以女性指代祖国,且以女性来搀扶她醒来活动。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大禹神话产生于口耳相传的时代,文字的产生记录下了各个时代神话的发展变化 过程,流传至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品内容

西周中期燹国国君"燹公'‘青 铜礼谤铸《燹公蕴铭文》(目前所 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神话记录)

“天命禹敷土、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小雅》、 《孔子家语五帝德》《孟子滕 文公》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南山:今终南山, 今陕西西安市南);“禹掘地而注之海……水由地中 行,江、淮、河、汉是也"…为民父母……兴 六师以征不序,四极之民,莫敢不服。”;“禹疏九 河,……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 乎。”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著《史记夏本 纪》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减……以开九州(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 雍州、冀州、兖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 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1)根据材料,概括大禹神话传播的特点。
(2)以“大禹神话"为探究主题,对三则史料进行辨析。
9 . 斯达汉诺夫运动是苏联在1935年发起的一场社会主义竞赛的群众运动。档案记载,在部 分煤矿部门中,工人如果产出达到标准产出定额的110%就可以得到双倍的基础工资,如果 超出产出定额的110%则会被支付三倍的基础工资。这表明苏联
A.新经济政策已阻碍了经济的发展B.采用经济手段来提高生产的效率
C.尝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调节市场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21-05-10更新 | 57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16年,英国《国土保卫法》细则增加条款认定:发现信鸽死亡或者不能飞行,未及时将信鸽移交或者送交附近的军事哨所或警察局,且未提供信鸽被发现的地点属于犯罪行为。由此推知当时英国
A.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B.现代通信手段未应用于军事
C.重视提升民众国家安全意识D.人们渴望结束战争赢得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