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1894年8月,英国杂志发表漫画(文明的胜利)(下图),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机枪与火炮,优雅地观看东方两条龙的生死搏斗。这反映出
A.西方国家对世界和平的向往B.欧洲文明对东方文明的蔑视
C.欧洲国家对日本获胜的担忧D.工业革命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2022-01-05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2 . 1948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史密斯—蒙特法案》,该法案使得国会正式授权的美国政府资助的文化交流项目的活动内容不再限于教育交流,其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再限于购买美国战争剩余物资的国家。《史密斯—蒙特法案》的签署
A.缓和了两大阵营的对峙B.加速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深化了美国的冷战政策D.旨在配合北约的军事对抗
2022-01-04更新 | 45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表

阶段概况
1949~1980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第一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常州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1981~1995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保有量停滞不前
1996~2003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制机异军突起,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摘编自尚书旗、王东伟《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农机装备》

从上表中任选两个阶段,指出这两个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选取两个阶段即可,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01-01更新 | 22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为宋代江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表(单位:户、人)

对于上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正确推论是
A.宋代江南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B.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赋税制度改革使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方传统宗教认为“宗教事是圣事,世俗工作是俗事”,世俗职业不能称“天职”,不具神圣性。马丁·路德指出,鞋匠、农民等和受了圣职的牧师一样,承担了工作的责任。加尔文进一步强调,努力劳作就是履行“天职”,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天职”一词内涵的变化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民众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C.反映了西方职业观宗教色彩浓厚D.表明罗马教会思想专制的瓦解
2021-12-28更新 | 7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6 . 棉花:撬动世界的植物

2021年3月,新疆棉花事件掀起了新一轮棉花战争,再次引发热议。

材料一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棉纺织物是古代印度4-5千年前的三件棉织品残片。

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开始被销往至欧洲,在罗马帝国棉纺织品成为贵族垂涎的物品。11-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

根据文献与出土资料,在公元前2世纪开始,棉花通过3条不同的途径传入中国。元代,棉花在江南广泛种植,松江成为全国棉织品中心,16世纪开始行销到欧洲,1819年达到330多万匹。

大航海时代之后,美洲陆地棉因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在世界各地得到栽培和种植。

——摘编自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1784年,英国商人塞缪尔在曼切斯特建造了一个使用水力纺织机的棉纺厂,雇佣了一批当地的孤儿做工人,原料用的是美洲加勒比的棉花,产品一部分销往欧洲,一部分运往非洲满足那里的奴隶贸易,还有一部分送往美洲,供给自己家族那里蓄养的黑奴。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今天,中国的工厂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整个亚洲消耗82.2%)。
(1)根据材料一,概述棉花的传播与贸易情况。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
(3)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这一观点。
2021-12-28更新 | 39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7 . 1950年1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试行组织条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设民事、刑事、行政三个审判庭。197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经济审判庭,使经济审判从原有的民庭中独立出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于1980年年底之前先后设庭。经济审判庭建立了收案、结案、回访、司法建议等制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为平反文革留下的冤假错案做准备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激发了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
2021-12-18更新 | 47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高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实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B.加剧了乡村阶层对立
C.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D.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
2021-11-09更新 | 1474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2003年2月,不结盟运动国家召开首脑会议,强调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发展中世界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并提出将七十七国集团并人不结盟运动,把不结盟运动改造成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等。这一变化
A.顺应了多极化的国际格局B.表明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
C.宣告了美国单边主义破产D.旨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021-11-01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中国并未产生任何反响。20世纪初,中国各进步报刊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歌颂法国大革命的热潮。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已形成B.天朝上国的观念已被摒弃
C.崇尚革命成为了主流思想D.社会发展的需求发生变化
2021-05-30更新 | 34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