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朝考上进士之后,还要至少等三年,才能够做上高官。但是,有些进士就会参加制举和科目选,然而制举不常有,难度系数也比考进士高。不过,考了制举和科目选,立刻就可以做官,官职更优越。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     
A.录取的官员数量很多B.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C.官员的晋级之途艰难D.考试的随意性比较强
2023-02-10更新 | 6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1年之前,铁路沿线和非铁路沿线中小集镇的变化相对较小。在1881——1937年间,华北地区少数工商业大镇出现剧烈的兴衰变动,在铁路沿线和非铁路沿线集镇中,从县均集镇数量和集镇规模来看,前者发展快于后者,而后者的工商业集镇衰落态势比较普遍,并表现出商业衰落与教育和管理发展的非同步现象。

比较同时期同类型华北集镇不同层次的发展,石家庄、唐山、焦作等集镇由于在交通、矿产和工厂等方面的产业集聚力突出,迅速崛起为大型集镇,拉大了铁路沿线工商业大镇与非铁路沿线工商业大镇、工商业大镇与中小集镇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口数量与职业构成、社会组织、教育发展与管理体制变迁等方面的距离。正是在不同时段、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华北集镇差异化与两极化发展的态势跃然纸上。

——摘编自熊亚平《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

材料二   晚清民国时期(1876——1949年)修建的铁路示意图(局部)


——摘编自《晚清民国铁路发展史》


根据材料二,论证材料一中华北铁路沿线集镇在全面抗战前"差异化发展"的观点。
2023-02-10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世纪,法国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这些社会问题(     
A.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发展并达到高潮
C.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和扩张D.成为天主教会推行禁欲主义的借口
2023-02-10更新 | 79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2年9月,日本通产省松村谦三带着池田首相的重托应邀来华访问。经过多次协商,11月中国外贸部廖承志与通产省高崎达之助,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这反映了(     
A.中日建交格局基本奠定B.两国政治经济往来频繁
C.两国经济往来趋于正常D.中日政治交往成果丰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1939年冬起,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实行减租减息,一般将原地租额减少25%,规定年利息率一般为10%,其他杂租、劳役和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一律取缔。这些举措(     
A.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确立了中共中流砥柱地位D.体现了持久抗战策略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出的“反对帝国主义”与“推翻专制统治”的号召,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这个“意义”在于(     
A.找到了革命前进的方向B.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精髓
C.突出了民主科学的价值D.揭示了文化启蒙的真谛
2023-02-10更新 | 56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汉代有“班春”之制,即皇帝和政府颁布法律,一方面在诸宫阙悬挂法律规章供四方人士前来观瞻学习,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进行传达。这反映了汉代重视(     
A.主流思想的贯彻落实B.树立清明的吏治风气
C.政府官员的治国才能D.法制意识的社会教化
2023-02-10更新 | 45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在陕西出土的西周中期的卫鼎、卫蚕的铭文中记录了在王朝官员审定和主持之下完成的一次土地交易。后来出土的西周中后期文物中,金文对土地田产买卖兼并的记录更加频繁。这些记录(     
A.反映出井田制出现松动迹象B.说明周王室的地位已严重衰落
C.表明市民阶层得以迅速壮大D.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到新阶段
9 .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很难做到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相反,全球的跨国性使得应对问题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调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应对。”由此可知,“新模式”的产生(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兴起B.有利于提高全球治理能力
C.旨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D.打破了西方霸权主义政策
10 . 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     
A.国民觉悟得到提升B.救亡之路出现转向
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新型政党开始筹建
2023-02-02更新 | 80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