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19世纪20年代以后,下午茶逐渐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前,英国人的食物以肉类为主,现在则是面包等茶点为主,辅以少量的肉类。下午茶进入英国人的生活之后,晚饭推迟到了19点以后。这主要反映了(     
A.工业化时代奢靡风气的盛行B.不同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C.英国茶叶消费量的增加D.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3-05-10更新 | 115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世界七大古文明示意图。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     

A.大致兴起于同一历史时期B.区域涵盖世界各大洲
C.发展程度受制于地理因素D.独立发展且自成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0年,广东肇庆农民陈志雄跨队承包鱼塘,雇用了几名雇工,其做法引发了全国的关注。1981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的文章,并开辟《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专栏,一共刊登了21篇来信和讨论文章。关于此事件的讨论(     
A.促进了改革意识的发展B.推动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出现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正走向深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6年11月,斯大林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中国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B.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
C.实现了各阶级的大联合D.反映了中共斗争策略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清末官方和乡绅绘制的部分耕织图的信息。其创作目的在于(     
作品时间序(跋)摘抄
《桑织图》1889年绘图作画,刻印广布,俾乡民一目了然。
《蚕桑图》1890年分绘图说,付诸石印,分给诸屯读书之士,转相传阅,俾习者了然心目……择人指授机宜,当可尽得其法。
A.倡导重振农村经济活力B.提高民众艺术水平
C.满足新型经营方式需要D.促进生产技术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清康熙后期,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绘,绘成《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绘成更为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清朝还进行了三次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定期编修地方志的任务。这主要反映了(     
A.清朝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基本奠定
C.中央和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D.西学东渐的风潮已经初步兴起
7 . 下表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首领的部分施政措施。由此可见,在这些政权中(     
少数民族首领措施
耶律阿保机重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照汉文化改造契丹文化。
李元昊依照宋制设立百官,参照宋制定朝仪。
完颜阿骨打命人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创造女真文字。
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
A.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深厚B.游牧文化已经走向没落
C.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D.因俗而治成为普遍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对于魏、齐等大国的君主,孟子劝之以仁政;对于滕、宋等小国的君主,孟子仍认为只要推行仁政,便可无敌于天下。孟子“仁者无敌”的主张(     
A.指出了当时富国强兵的途径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C.总结了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D.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追求
9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动植物的起源及传播


“ 哥伦布大交换”( 部分)

从亚欧大陆传入美洲从美洲传入亚欧大陆
动物猫、骆驼、鸡、牛、山羊、鹅、蜜蜂、马、家 兔、猪、原鸽、羊、蚕、水牛 … …羊驼、荷兰猪、美洲驼、火鸡 … …

植物
甘蔗、杏仁、苹果、洋蓟、芦笋、小麦、燕 麦、香蕉、梨、西瓜、甜菜、黄瓜、茄子、 大蒜、大豆、亚麻 … …玉米、甘薯、马铃薯、四 季豆、向 日葵、花 生、烟草、辣椒、草莓、番茄、橡胶、木瓜、 苋菜、油梨、黑莓、甜椒、可可 … …

根据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492 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根据材料 ,就动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进行阐释 。
10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农村改革

材料一   农村改革受到的阻力是不小的 。1980 年 9 月 , 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 书记座谈会 。会议纪要指出 :就全国而论 ,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 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 , 而不是会脱 离社会主义轨道的 , 因而并不可怕。会后 ,许多干部纷纷深入基层 , 带领群众研究措施 , 坚 持从各地具体实际出发 ,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尊重群众自己的选择 , 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可以并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 ,一步一步获得共 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的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 , 引导出农村 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 。放宽农村经济政策 ,使农民获得了过去所没有的自主权 和选择权;调整宏观农业政策 ,又使农民的选择得到了利益刺激 。于是 , 多数农民选择了包 产到户和包干到户 。最终 ,农村改革对增产的显著效果为自 已获得了合法性 。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的改革。

摘编自萧冬连《筚路维艰 :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1)材料一、二是对农村改革的两种历史叙述 ,指出其异同点。
(2)以“1978 年以来农村改革”为主题进行成果展览 ,说说你的设计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