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深入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 地方”——中国陕北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其所见所闻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于 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1938年2月首次发行中文版。以下为该书的内容节选:

有两个红军战士绰号叫“老狗”和“老表”,他们是从江西走过来的。我问他们你们喜欢红军吗?”老狗说红军教我读书写字,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老表说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我们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红军到他村子来分配土地,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只有地主逃跑了。还有一个红军战士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等等。

他们来历不同,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


(1)《红星照耀中国》展现了怎样的红军形象?
(2)《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发行有何影响?
2021-05-13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婆者,姓黄氏,本镇(上海松江乌泥泾)人也。初沦落崖州(海南),元贞间 (1295 —1297年)附海舶归。闽广多种木棉,纺织为布,而道婆最善是业。先此,乌泥泾土壤贫瘠,民多困贫,道婆遂觅种子闽广间。然尚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拼去子,厌功甚艰,道婆乃教以制造捍、弹、纺、织之具,既以便民矣。至于错纱、配色、综线,各有其法,织以折枝、团凤、棋局、文字,粲然若写。(道婆)教他姓妇,不倦。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

-—据清朝同治年间《上海县志》

材料二   2006年,在上海“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80 多位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7年,上海教育主管部门编制了《黄道婆——被更乌泾名天下》作为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材料。2009年,“黄道婆在三亚”的学术研讨会召开,研讨主题是“黄道婆是三亚黎族之女”,参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该命题。2010年,海南三亚市主办了创建“中国衣食父母主题公园专题研究会”,宣告将要建造黄道婆纪念馆。

——据谭晓静《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海南黄道婆文化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黄道婆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黄道婆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3 . 下边漫画中拥抱在一起的是希特勒和斯大林,斯大林手边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奸笑着的希特勒正往斯大林背上插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该漫画意在
A.展示现代主义艺术手法B.说明战争的残酷性
C.批评苏联的消极备战D.揭示苏德协议的实质
2021-05-13更新 | 55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大转变首先是一场经济革命,是残酷的强迫命令、难忘的英雄主义、灾难性的愚蠢行为和蔚然壮观的成就的大杂烩。”这里的“大转变”是指
A.俄国农奴制改革B.日本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
2021-05-13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美国人郁闷地发现,英、法等欧洲国家完全就是辛亥革命后老北京旗人的做派——倒台不倒架子。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让美国人提供援助,至于构建国际新秩序这个游戏,他们并不想带这个美洲暴发户玩。更郁闷的是,对此美国还真没什么办法。”材料描绘的是
A.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B.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欧美对世界统治权的争夺D.欧洲复兴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指出,“良善的生活”绝不是像伯里克利等人那样,简单地向城邦公民发放津贴补助,以期引起公民关注和参与城邦生活,因为这只能导致公民的贪婪与物欲的增长。苏格拉底这样说是为了
A.凸显知识和美德的重要性B.激发公民参政热情
C.宣扬人文精神D.缓解城邦财政压力
2021-05-13更新 | 1555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豆选”、挨门串户等方式来保障政策落实。这些举措的实行
A.保证了共产党队伍的纯洁B.提高了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C.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D.有利于中共革命队伍的壮大
2021-05-13更新 | 661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郑观应一生职业经历丰富,大体分为六类:一是少年时期的儒生;二是外国公司的低级职员;三是私营商业主;四是外国公司的高级职员,即买办;五是中国洋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六是短暂的官员生涯。透过郑观应的职业经历,可知近代中国
A.汉族地主势力增强B.儒学仍占统治地位
C.经济形式性质多样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2021-05-13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猜灯谜”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清末上海某年元宵节上,灯谜“欧洲种(打一字)” 的谜底是“伯”,“德律风(打一地名)”的谜底是“电白”,“成汤鸣条之战”(打一名词)的谜 底是“商战”等等。这些灯谜
A.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B.体现了政府对西学的重视
C.反映了民众崇洋之风盛行D.旨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明末,徐光启指出,“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方今之患,在于日求金钱,而不勤五谷”。由此可见,徐光启
A.反对商品交易B.注重劳动致富
C.认同轻利观念D.重视科学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