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021-07-08更新 | 10988次组卷 | 118卷引用:2021年山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B.
C.D.
2021-07-08更新 | 10374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21年山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68次组卷 | 133卷引用:2021年山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谈到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导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为电视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该学者意在强调
A.电视成为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工具
B.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
C.电视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D.作为互动媒体的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21-06-15更新 | 295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1年山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文王对臣下说:“士大夫不杂于工商,商不厚,工不巧,农不力,不可成治。士之子不知义,不可以长幼;工不族居,不可以给官,族不乡别,不可以人惠。”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分封制导致四民社会形成B.出现四民分业别居观念
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平民化D.宗法制受到统治者推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奴隶贸易曾被马克思看作是资本原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巨额利润对西方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然而,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奴隶贸易中获利最大的英、美两国却成了废止奴隶贸易的急先锋,随后,各国相继参与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活动。其实,特止奴隶贸易的出现绝非偶然。进入自由本主义阶段后,奴隶贸易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激化奴隶贸易渐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以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由资本原始积累向自由资本主义的过渡。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制大机器生产的飞跃使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度。为适应这种形势,西方各国迫切需要庞大的雇佣劳动大军、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而非洲则被看作是“一个潜在的商品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和矿藏的来源”。18世纪,当奴隶贸易兴盛之际,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开始谴责奴贸易侵犯了人权。欧洲宗教团体以“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为口号,批判它反宗教的野蛮性质,18世纪,关于奴隶船上发生暴动的消息在殖民地文件中屡见不鲜,以绝食作为自杀的方式在非洲奴隶中很普遍。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紧跟着美国、璃典、荷兰等国也都各自制订了类似的法律。到19世纪末,奴隶贺易基本完全绝连。

——编自姬庆红《奴隶贸易缘何度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废奴运动兴起和发展”作出合理解释。
2021-06-09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大教育2021届高三考前押题历史试题
7 . 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者简介方志敏,中共党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34年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遭到国民党部队追剿,损失惨重。方志敏被俘,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86日,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原文摘录(一)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原文摘录(二)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诫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根据材料,结合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谈谈你对方志敏笔下“可爱的中国”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民初,上海滩老虎灶(又称“茶水炉子”)屈指可数,生意平淡。那时没有热水瓶,无法保存开水,附近店铺伙计来回泡茶不方便。20世纪20年代初,德商礼和洋行将西方发明的真空瓶加以改进,制成热水瓶,在上海最豪华的永安先施公司上柜出售,爱赶时髦的上海人与老虎灶茶馆开始争购这种新鲜玩意。由于军阀混战,日军侵华,渐江乡民来上海避难者纷涌等原因,老虎灶的生意渐渐兴旺起来,特别是在日军占领上海期间,百业凋零,可老虎灶却越开越多,因为那时燃料特别紧张,百姓喝茶用热水皆求助于老虎灶。

上海“老虎灶”式的低档茶馆,清晨即开门营业,一般要到晚上九、十点钟才打垟关门,中午是不休息的。光顾的茶客多为当时社会的下层人物,每到中午就有一些小商小贩,以及走访郎中、算命先生之的来此歇脚。他们泡上一壶廉价的热茶,掏出干粮,边吃边饮,说笑逗趣,传播着走街过巷所听到的各类消息看到的奇闻怪事。当时有人为之撰一联:“求名忙,求利忙,忙中偷闲,喝杯酒去;为工苦为农苦,苦中作乐,泡碗茶来。”措词浅显,通俗易懂,因而传诵一时,后来转播到苏南和江北扬州一带,流传极广。

——摘编自蓝翔《上海老虎灶寻踪》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前半期上海老虎灶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活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20世纪前半期上海老虎灶的变化,说明老虎灶见证的历史是一部“活的历史”。
9 .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承诺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并允许日本限制进口和投资。朝鲜战争后,失去特需订单支撑的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且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此时美国又不遗余力地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美国这些做法旨在
A.增强控制世界经济的实力B.为日本商品打开国际市场
C.缓解日本面临的国防压力D.扶植日本成为冷战桥头堡
10 . 一战后,法国总理白里安第一次把实现欧洲统一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但最终被束之高阁。1946年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敲响了战后西欧联合运动的开场锣鼓;1950年春,英国提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方案,为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赏识,成为欧洲共同体历史的起点。这表明欧洲联合的主要目的是
A.完成区域统一的大业B.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
C.追求资源分配的平衡D.大国追求区域的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