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81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面临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亟待完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印第安土著居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独立前殖民者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遗毒
C.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D.美英等国长期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88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   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部分)

时间发明者国家发明成果
1733凯伊英国飞梭
1765哈格里夫斯英国珍妮纺纱机
1782瓦特英国改良蒸汽机
1825史蒂芬森英国蒸汽机试车成功
1866西门子德国发动机
1876贝尔美国电话机
1882爱迪生美国纽约市珍珠发电厂
1893卡尔·本次德国开始生产四轮汽车
1903莱特兄弟美国飞机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世界市场等角度,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他到埃及以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当地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苏萨举行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采取的措施 (     
①阻断了西方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②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③有利于巩固帝国统治秩序               ④推动了当地文化希腊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增强B.放弃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的意图D.反对与列强协商解决问题
2024-06-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形,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成为“交流纽带”的四个方面。

材料二   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2)比较汉代和宋代丝绸之路路线的不同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私人海外贸易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024-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学科(合格考)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主要阵地,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4-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拜占庭史家普罗柯比记载: “这些僧侣返回了赛林达(指中国),并且从那里把一批蚕卵带到了拜占庭。依我们上述的方法炮制,他们果然成功地将蚕卵孵化成虫,并且用桑叶来喂养幼虫。”拜占庭帝国从此独立发展起兴盛的丝织业,形成了几个丝织业中心,它们又成为中国育蚕丝织技术西传的中续站,而欧洲也开始了其丝织业的历史。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材料二   中国与拉丁美洲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它的勃兴促进了以墨西哥为中心的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推动世界性的商品与货币的流通,促进了中国、菲律宾与墨西哥等国的经济发展。该商路主要参与者是中国商人和西班牙人,贸易形式以丝——银交易为主。西班牙汉学诞生于中拉海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独特的“多源共生”性,对当时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织技术传播的路线。
(2)根据材料二,简析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丝绸之路对当今世界文明交流的启示。
2024-06-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宋时期,人才辈出,群才璀璨。如谏官方面有唐介、包拯、吕诲云诸人名垂青史;武将方面有狄青、岳飞、韩琦诸人扬名异域;文学方面,有奉旨填词的柳永,有秾丽别致的“闲愁词人”晏殊,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史家方面有刘恕、曾公亮、宋祁、司马光这些大手笔;书法方面有黄庭坚、蔡襄等一班字若珠玑的大家;在哲学上有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重振儒学;在书法艺术方面有黄庭坚、蔡襄,将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至今学子犹受其艺术法乳熏陶。科技方面有大发明家毕升……

——摘编自《解码国学》

结合时代背景,围绕两宋时期“人才辈出”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解释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人会馆首建于明,至清而盛。明中叶以后这种由商人所建的会馆之所以出现,是经济因素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行社会整合的产物。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全国出现了几个比较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经济生产区域,突破传统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千里不贩樵,百里不贩米”的经济格局。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贱商的传统有所改变,士大夫阶层对商人及其职业的鄙视、敌对转而采取认同的态度,清康熙帝曾说过“通财贸之血脉者,惟有商贸。”这一转变是各地商人会馆兴起的政治舆论基础。明清以来纵横捭阖的十大商帮,以全国为战场进行商业战争,本地商帮与客帮之间矛盾频出。一些侨居商人阶层与当地社会的隔阂还不时造成纠纷和冲突,本地商人依仗其地域和人际、文化优势,常常欺侮、排挤外来客商。而这种社会的边缘化地位又反而促进了他们的相互认知和认同。于是乡土观念浓厚的中国明清商人同籍人士各出其力,通过在客地修建富有故乡文化特色的恢宏壮丽的会馆,向人们展示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达到以群体力量共谋发展的目的。

——摘编自李晓琴、石涛《对明清商人会馆产生的动因探析》

材料二   近代上海的同乡会诞生于1905年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民国时期,同乡会获得了较大发展,数量远远超过了会馆的规模。清末民初,随着新政的展开以及“社团主义”等新式社会概念的引入,很多社会中间组织都经受了早期现代化的更新与再造。较之会馆而言,同乡会内部管理民主化特征明显。同乡会一般都设有会员大会,选举理事会和监察理事会。另一方面,组织结构的科层化也是一个重大变化。比如,宁波同乡会按照会务的多寡设立了各种分工明确的专职机构。除此之外,同乡会更加注重外来人口的现实生活,还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推行教育、提倡实业、介绍职业、调处争执、慈善救济、公共卫生等“救生”事项。

——摘编自邱国盛《同乡组织与近代上海外来人口的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人会馆得以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会馆相比,近代同乡会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会馆和近代同乡会设立的共同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末季,战国时代,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各方面之组织结构发生空前大变动,各国竞争激烈亦旷古所未有……百家争鸣,正奇峰出,云诡波涌,蔚为壮观,诚为中国学术史上最灿烂光辉之大时代。

——据张凯之《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大抵儒家是想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所以要归真返璞。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法所以整齐其民,术则以监督当时的政治家,使其不能以私废公的。墨家则舍周而法夏。

——据吕思勉《中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道、法、墨四家的治国主张,说明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024-05-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