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一时期世界棉花产业的主要分布及流通示意图。这一时期(     

A.拉美实行独立的经济模式B.亚洲棉纺织业领先世界
C.大西洋三角贸易走向衰落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2 . 在16世纪之前的欧洲,胡椒是等同于黄金或白银的稀有之物,常被用作借贷和纳税的媒介,也被人们认为是神药。在1627年荷兰画家彼得·卡兹创作的静物画中,将胡椒面与盐、牡蛎、橄榄等食物共同呈现在画面中。此时,画中的胡椒粉随意地与食盐一起撒在盘面上,已由“神药”回归调料本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变革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商业革命冲击传统市场D.全球物种的广泛交流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据统计,到戴克里先皇帝统治时期(284—305年),罗马正规的道路总数达372条,全长8.5万公里。除爱尔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诸国外,人们已在34个欧洲国家发现了罗马人建造的道路遗迹。材料可印证,罗马帝国(     
A.各地经济联系较强B.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疆域囊括整个西欧D.对外扩张愈发频繁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在耶路撒冷一个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在腓尼基,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獅身人面像等制品;在埃及的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个亚细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这可以佐证(     
A.地中海沿岸各地区之间贸易较发达B.地中海沿岸文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C.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D.经贸交流促进古埃及文明融合创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据考古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是西非,典型代表是今尼日利亚中部高原,该地区正好接近班图人的起源地,而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由此可知(     
A.非洲文明地域差异性明显B.铁器起源于非洲西部地区
C.班图人迁徙推动铁器传播D.铁器在非洲自西向北传播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为推行郡县制创造了条件
2023-11-13更新 | 930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隋末唐初杰出的军事家李靖曾称:“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这一主张体现了(     
A.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B.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C.平等开明的民族意识D.边疆治理理念的革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9 . 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     
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
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
2023-04-07更新 | 4198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等5地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0 . 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C.“如麻麦稻梁,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
D.“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2023-04-07更新 | 2959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