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并列举了相关“旧”的特征,如下表:
“旧欧洲的特征”
经济观认同的是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①)
社会观认同的是差异等级而非竞争能力(②)
文化观认同的是群体意识而非个人精神(③)
宗教观认同的是蒙昧盲信而非自然主义(④)

根据表格信息,请预测“新欧洲”特征出现的历史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世界市场形成;
B.②文艺复兴
C.③重商主义
D.④近代科学产生
2019-05-03更新 | 857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钢三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宣统二年庚戌学历》(阴历)《民国二年新学历》(阳历)
正月初十皇太后万寿

正月十三皇帝万寿

二月十四日国耻纪念日(光绪戊戌德国占租胶州湾定约)39国耻纪念日(光绪戊戌德国占租胶州湾定约)


310国民纪念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三月初一纪念日(光绪丙午宣布教育宗旨)

七月十三纪念日(光绪丙午须诏预备立宪)

七月廿四国耻纪念日(道光壬寅与英国战败订立《南京条约》)828国耻纪念日(道光壬寅与英国战败订立《南京条约》)
八月初八国耻纪念日(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犯北京咸丰出狩热河)922国耻纪念日(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犯北京咸丰出狩热河)
八月十六国耻纪念日(光绪甲午与日本战海陆军败绩)915国耻纪念日(光绪甲午与日本战海陆军败绩)
八月廿七孔子生日

九月初一纪念日(宣统乙酉各省咨议局成立)



1010国庆日(武昌起义)


11国民纪念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12国民纪念日(宣统帝退位)


217国民纪念日(民国南北统一)

注:上述表格是《教育杂志》于1910年和1913年登载的“学历”,即学校一年中各项仪式的日程表。表后并附有说明:“每届纪念日,或于下午最后一时间停课开会,为学生演说当时之历史,或不停课而于课毕后延长一时间以内行之。演说之际,当以今日情形互相比较,于养成国民之爱国心,大有神益。”

(1)根据上述材料,凝练两个以上的时代特征。
(2)选取其中一个时代特征,自拟题目,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9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大事记

时间大事
20世纪20年代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405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凯恩斯主义盛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成立;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60年代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越战运动
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建立混合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从表格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3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墨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匹配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A.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孟子:     荀子:     墨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a为例完成表格。
阶段遭遇直接原因
a遭到沉重打击秦朝焚书坑儒
b

C

d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024-04-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书籍出版时间作者Foreigner/foreign affairs的中译情况

《华英字典》


1822

()马礼逊

编者在书中将“foreigner”翻译为
人,番人,番鬼”,但同时也指出夷人之说不当,只是为了顺应当时中国的语言现状,不得已而为之。

《海国图志》


1842

魏源

作者在编撰中将“foreign affairs”译为夷务

《增广海国图志》


1895
林乐知、瞿昂来、傅兰雅、徐建寅增补编者将“foreign affairs”译为“交涉事务,洋务,外务”。

《英华大辞典》

1908

颜惠庆

编者将“foreign ”翻译为“外人,异国人,客民,侨民,外国人”。

—摘编自方维规《概念的历史分量》


综合表格中的“foreigner”和“foreign affairs”的中译衍变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首先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使我们具备应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弄清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有现在这样的生命力,还必须充分了解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与西方经济理论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汪洋《从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看现代西方经济理论》

资本主义主流经济理论的变迁

经济理论流行时间反映时代要求
15—17世纪中叶主张国家扶植商业发展,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自由主义盛行于18—19世纪
20世纪30—70年代
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

根据材料提示,参照表格中的已有内容,为表中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文字。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格中有两组词语

分别从第一组和第二组中各挑选两个词作为关键词,自命一个主题,利用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将关键词列于主题之下,且阐述时必须涉及)
2019-02-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以下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
年份指数年份指数
1821-18301001871-188080
1831-1840921881-189080
1841-1850921991-190078
1851-1860871901-191178
1861-187082

——摘自王建朗和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述表格反映的状况

A.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
B.不利于近代工业发展
C.显示重农抑商合理性
D.表明精耕细作的终结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从全球史观的角度阐述该历史事件的意义?
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明清时期关系:                       
阐释:明末清初,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关系: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阐释:                                                                                    
                                                                                                    
                                                                                                  
——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关系:被孤立、被封锁。
阐释:新中国成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使新中国隔绝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
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来
关系:         
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与各国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促使中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内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3)运用所学知识,请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充相关内容。
2017-07-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同学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归纳了以下表格,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9年-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1955年-1965年先后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
A.反映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
B.表明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说明中共一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