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图1、图2分别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清朝前期移民方向示意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比较图1、图2,提取两幅图中有关人口迁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10更新 | 109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4“三孩”政策来了——人口问题
2 .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2019-05-30更新 | 1168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顶峰。下图为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其中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是
A.①B.②C.③D.④
5 .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图(a)公元1400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b)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图(c)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图(d)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图(a)至图(d),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2018-09-11更新 | 541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B.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对抗阻碍着该组织的发展
C.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促使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全球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已是大势所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