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考古学者在位于今内蒙古的兴隆洼遗址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粟的炭化颗粒,这些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尺寸大小明显有别于野生的同类植物种子。这可用于说明(     
A.南稻北粟生产格局的形成B.北方地区原始农业的出现
C.高原牧区农牧分工的格局D.定居生活对种植业的意义
2024-01-31更新 | 41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自拟模拟(6)历史试题
2 . 自汉武帝以来,实行经义决狱,后又兴起以经注律之风。《晋书·刑法志》载:“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天子(魏明帝)于是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上述现象(     
A.适应了法律儒家化的需要B.奠定了中国人治社会底蕴
C.开启了法治和德治的结合D.体现了中华法系的优越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根据地乡村治理的领导力量。工农红军撤到边界各县之后,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斗争,在此基础上,边界各县、区、乡各级工农民主政权逐步得以建立。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没有土地革命就不会有人民的支持,特别是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后,毛泽东对土地革命的开展给予高度重视。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也促使毛泽东进一步思考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治理问题,特别是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农村治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调整根据地的治理政策,但调整变化的中心非常明确,就是始终围绕着如何保障革命的胜利而实施对根据地的有效治理。

——摘编自邱春林《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百年变迁与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治理。
4 . 如表是二战后部分西欧国家的政府文件,据此可知(     
国家时间文件名称
意大利1944年《1945—1948年战后重建计划》《1948—1950年全国协调的新建设计划》
法国1946年《现代化与装备计划1947—1953》
英国1960年《1961—1966年英国的经济增长》《1964—1970年全国计划》
A.西方国家转向计划经济模式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
C.有效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D.西欧国家经济逐步走向区域联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传统中国的正式官僚体制只能到地方州县一级,州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以士绅、宗族等地方精英为主导的地方自治。中国自秦以后形成以地缘为特征的乡里组织是封建王朝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延伸,是官府控制地方的重要工具,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征派赋税徭役、掌管教化治安等。其他诸如公益活动、社会救助、水利设施等地方公共事务,则主要依托基层社会力量来完成。广泛存在于基层社会的宗族组织(族权)与地方势力(绅权),以及各类民间会社组织,在构建地方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以血缘、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宗族与士绅的协助下,使得古代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固而难以瓦解。

——摘编自杨国安《“天高皇帝远”?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材料二   晚清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家必须从社会中汲取更多的资源以及进行社会动员。传统的乡村精英一方面需要充当国家收取税费、社会动员的先行官;另一方面作为乡村社会的领袖,族长、乡绅被认为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力量,被受到西式教育成长的年轻一代的批判和反叛。以改造社会为目标的革命力量更是直接将矛头对准基层社会的宗法伦理体制,不断地通过斗争来瓦解宗法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基础。传统的乡村精英无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原有的功能,逐渐退出了乡村治理的舞台。乡村社会的狠人、恶人、地痞等“土豪劣绅”便趁机登上了乡村治理的舞台,成为国家在基层的代理人。新乡村精英对基层资源的大肆汲取激化了基层社会的矛盾,基层社会逐渐失序。

——摘编自郭亮《家国关系: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基层治理变迁的一个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基层治理相比近代基层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 年6 月,康有为在上书光绪皇帝时提出了设议郎的主张,表达了对议会制度的构想。 他从“先王之治天下,无不与民共之”立论,回顾了中国古代帝王“同忧共患,结合民志”的措施,主张学习汉代,通过地方乡贤和官员推选并由皇帝裁定议郎人选。 当选的议郎入值武英殿,随时准备接受皇帝的质询,并得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 遇到国家内外重大政务和筹饷事宜,则由议郎集中会议,并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意见形成决议。 议郎一年一任,但民众满意的可以继续留任。

——据茅海建《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议会思想》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议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康有为议郎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的圣人形象,早在孔门弟子那里已经大致形成,但是,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公认。到了汉代,孔子渐渐成了从官府到民间共同推崇的圣人。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不仅肯定了孔子是圣人,而且推崇其为“至圣”,认为孔子是从圣人中走出来,出类拔萃、独步天下的人物。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批孔,“打倒孔家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纷纷揭批孔子,认为孔子是封建礼教的代表;孔子尊君,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门伦理,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认定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指出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吸收孔子思想的精华,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孔子的智慧到今天仍然可以指引着人类前进的脚步。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钧林《历代孔子形象之嬗变》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孔子“形象”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22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如图为“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这种布局(     
A.体现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B.有利于东中西部均衡发展
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是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翻版
9 . “盐铁会议”中辩论双方分别是桑弘羊团队与贤良文学团队,他们的治国理财观点如下。中国封建社会后世理财遵行(     
团队观点
桑弘羊(1)财政支出规模应该大,以支持国家履行积极的职能。
(2)在经济政策上应该对工商业予以重视,并使之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盐铁等暴利性商品应该掌握在政府手中,实行国家专营。
文学贤良(4)财政支出规模要小,国家在履行职能方面应该持消极主义。
(5)经济政策上应该重农抑商,不应以工商业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6)盐铁等暴利性商品应该分散给民间经营,不应掌握在国家手中。
A.按桑弘羊模式来运行经济B.按文学贤良模式运行经济
C.文学贤良模式为主,桑弘羊模式为辅D.桑弘羊模式为主,文学贤良模式为辅
10 . 目前,世界地区性组织数量已达4100个。其中,无论是国际政府组织或者非政府组织,职能均呈现强化的势头,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深入到反恐、环保、人权、扶贫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这反映出(     
A.国际治理成为国际关系演进潮流B.国家纷纷让渡其部分主权
C.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盛行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然成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