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部分)

材料二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部分)

年份

事件

1978年

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三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取得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会议,说明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它结束了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它表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中国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示事件的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春秋

孔子

战国

孟子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西汉

“尊崇儒术”;政治和文化“一统”

朱熹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正君心”

明清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建立“天下之法”

——据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填写表格①②处的内容。(思想主张写出一项即可)指出儒家思想开始确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时期。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儒家思想主张有何新发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
5 . 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主题是
A.新中国初期外交
B.外交关系的突破
C.新世纪外交成就
D.新型区域合作
6 . 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步连接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到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年

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

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家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东欧寻找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例如,纺织业的机械化导致了对原棉的大量需求,这些原棉大部分来自印度、埃及和美国南部。与此相仿,新工业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橡胶的需求,传送带和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都是橡胶,而橡胶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有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首先,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诸多因素,如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等,无不是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次,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于主导地位。再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协调机制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的。

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首先,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只要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就会出现经济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当今不仅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在发展市场经济。

——李琮《我国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不同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交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商业贸易活动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两种不同观点,并就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谈谈你的认识。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斯)建议,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以外,其他各国的历史记载都予以烧毁;除博士官所负责管理的文献以外,天下有私人收藏《诗》书》百家语者,都必须上缴政府予以烧毁;胆敢私下讨论《诗》书》的人,处以死刑;以古非今、私藏禁书的,诛灭其家族。而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不在禁、烧之列。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斯建议的背景及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
2023-09-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1021日)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628日)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41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2023-09-16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摘自[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生产能力则加速翻倍。宣告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时代。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国家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