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2021-06-15更新 | 2176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历史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使命的承担者。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五四运动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党领导发起和组织的工农运动,显示出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并为党同其它革命力量合作、掀起全国规模的大革命准备了一定条件。国共合作实现后,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使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根据材料,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并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的努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积极推动的国防近代化,在军工、海防、陆军等层面逐步从浅显而深化,甚至是从无到有,一定程度上使晚清的国防力量有所增强,在国防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实效,即便如此,仍是一次不彻底的转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走向近代之际,开明士大夫基于“自强”、“御侮”而积极求新,内心深处又对传统武备极具自信,因而强烈要求突破传统的案白,但又无法摆脱传统的羁绊,致使其在近代国防建设的认知上处于“旧者未去,新者未立”的状态,这既是时代局限,也是现实使然。

——熊顺成《咸同时期开明士大夫国防近代化的认知与实践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国防科技工业开始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立足“富起来”,走军民结合发展之路,利用设备、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绝大部分生产能力转向轻工产品和家用电器等民生生产领域,成为促进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20世纪90年代,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市场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核电、航空、航天、船舶、能源、交通等领域,

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新世纪、新阶段,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体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军工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形成了一批军工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群,成为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申晓勇《新中国70年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特点和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同时期国防近代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1-06-04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教育为百年大计,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在课程设置上,取消经科,强调以美育代宗教;重视授予学生实际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要求留意儿童身心特点,以促进年轻一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摘自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

材料二   198552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机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摘编自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壬子癸丑学制》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上述特点的原因。
(2)简要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决定》制定的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政策变化的认识。
2021-07-08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19051023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刘大鹏(山西太原县举人)《退想斋日记》

材料二   中国政府近于改革之事颇有改观,而立废科举一节,取数百年来败坏中国及近日屡蹶屡起根深蒂固之附属物,一旦拔弃之,是真中国历史上之新纪元,而东方大局之转移在此矣。本馆记者不禁为此额手,爰取此次谕折,冠于时局之首,以明其关系之。大。

——《万国公报》190510月号《中国振兴之新纪元》

(编者注:《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9世纪60年代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主要登载时事和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等。)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废除科举制的不同论调及其原因。
(2)以上两则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若进一步研究废科举问题,还需要收集哪些史料作为证据来相互印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夫日: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日: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本议》

材料二  19世纪60-80年代,洋务是指处理由于外国侵略所引发的事项。甲午战争失败后,人们慢慢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借西法制器也叫作洋务了。到了20世纪初,梁启超写李鸿章传的时候,把李鸿章办理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事情称作洋务。此后人们逐渐把引进西方机器生产的一套办法称作洋务。到20世纪30年代,洋务运动的名称出来后,洋务运动中的洋务,主要是指引进西方机器那样一种新政。

——摘编自张海鹏《洋务活动及其现代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推行“盐、铁、均输”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所指内容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就国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7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不同民族在历史演进中互相交流、交融,共同筑成灿烂的中华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魏晋以降,由于北方人口的南迁,南方各民族间的接触、碰撞、融合一直在或紧或慢地进行……唐代开始,中央政权加强了对东南区域的经营……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向南方的移民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因之加速进行。华夏文化也就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这一区域传播,其主要表现是汉族南方诸民系次第形成,一些南方少数民族也发展成熟,奠定了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

——谢重光《唐宋时期南方民族的新格局》

材料二   松赞干布之所以会从威逼唐朝转变为“渐慕华风”,并主动表示愿意为唐朝贡献自己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如下几方面因素:其一,受到诸多少数民族政权到长安朝贡聘问的影响……其二,文成公主的影响。

——崔民德《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南方民族新格局”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松赞干布对唐态度转变的原因,并分析唐蕃关系改善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眼联盟”始于二战中的英美情报合作。1943年英美签订协议,建立了情报共享和人员交流机制,以共同应对德国和日本的威胁。二战后为了对抗苏联阵营,英美双方签署《英美通信情报协议》。1948年,英国出于平衡美国的目的,把英联邦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进合作阵营,至此“五眼联盟”正式形成。“五眼联盟”曾在战后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西方国家进行集团对抗、应对恐怖主义、支撑护持美国霸权的重要工具。

——黄紫斐《网络时代五眼情报联盟的调整》

材料二   2018年加拿大按照美国指示,拘留华为高管孟晚舟,此事显然与五眼机制有关。2020年“五眼联盟”国家外长发表涉港联合声明。美国会主动挑起越来越多中美争端,“五眼联盟”的一致行动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对此要有底线思维,各方面都要未雨绸缪,做好不懈斗争的心理准备。

——贾烈英《霸权安全观与“五眼联盟”的演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五眼联盟”成立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应对“五眼联盟”对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迄1905年,清廷最高统治者痛定思痛,决意变法。19017月,清政府宣布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巡警部和练兵处、财政处5个中央机构,撤除地方和中央的闲散衙门。1905年前后,立宪国日本战胜君主国俄国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震惊之余,“如梦初觉,知二十世纪中,无复专制政体容足之余地”,退决心仿行宪政,并于19069月下谕宣示预备立宪要先行厘定官制。190811月,溥仪继位,由其父载沣担任摄政王,主持国政,积极筹备立宪。原有之内阁、军机处、会议政务处、宪政编查馆、吏部、中书科、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批本处等衙门一律裁撒。组建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蒙贵族占9名,其中皇族5名。当时即有人预言:“窃恐内闾甫成立,而推翻之动机已伏矣。”果然,不到半年,武昌首义爆发。

——摘编自李志茗《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行政改革。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自然法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是理性。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和批判人类优秀文明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从而创立起来的。在李嘉图的著作中,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大量经济思想。他的一些哲学假设和注解可以在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著作中找到,他的历史观是由圣西门关于社会阶级冲突的观点形成的。马克思的原创在于,他从所有这些思想源泉提炼出了一个统一的思想框架,把它构成一个社会分析和社会革命的有力工具。

——摘编自【美】斯通普夫、菲泽《西方哲学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的主要理论,根据材料一概括牛顿的科学理论对当时欧洲思想界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个“统一的思想框架”创立的标志,概括其理来源。

2021-11-0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