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规范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B.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是人民
C.奠定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D.代表只是大会的代表而不是人民的代表
2018-09-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之革命发韧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州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钳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清,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

材料二然而当时之实际,乃适不如所期,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使当时而有此政党,则必能抵制袁世凯之阴谋,以取得胜利,而必不致为其所乘。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以上材料均摘自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革命非能突然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革命“始告厥成”的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从“革命第一次失败”中得到的教训,概括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期间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的精神。

3 . 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2018-04-1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5周历史文科晚练
4 . 一位外国观察家评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时说:“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近代中国低落到此种“地步”应该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2018-08-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一年级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练习
5 . 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代表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B.它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C.它是罗马法的开端
D.它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018-09-06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作答

材料一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教父们会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陷入错误中;……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

材料二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人文主义者皮阿《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世界史·中古部分》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所述,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3)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2018-08-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二年级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时练习
7 . 下列有关政治协商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B.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C.是共产党员参政议政的舞台
D.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018-09-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8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孙中山先生一直追求真理的历程。(要求表述成文)

2018-01-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
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