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以前的青铜器以礼器为大宗,而且主要是王室、王臣铸造的礼器。随着王权衰落、诸侯国兴起,大小诸侯国纷纷铸造礼器,诸侯、卿大夫以至家臣铸造的青铜礼器骤然增多。这期间姬姓、姜姓大国的青铜礼器有大批发现,一些“庶姓”小国如邓国(曼姓)、都国(允姓)、邾国(曹姓)的礼器也有不少发现。到战国时,青铜日用器物如釜、铜镜、带钩等迅速增加,还出现了较多青铜农具和青铜建筑饰件,青铜器的使用逐步突破贵族礼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与此相关,分别以晋国、楚国、秦国为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原、南方、西方青铜器系统。

材料二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入围项目中,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出土了一套编钟,其铭文极具价值。芈加编钟铭文“帅禹之绪”“以长辞夏”,是继秦公簋、叔夷镈、幽公盟等传世青铜器之后,第一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记载夏和禹的青铜器。


——摘编自路国权《考古写历史·东周谱新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发展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的青铜器及铭文的史料类型及史料价值。
2 . 有学者在研究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时使用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三级系统

比较项党员干部教育苏维埃干部教育各种职业教育师范教育
初级党员训练班苏维埃干部训练班短期职业学校小学教员训练班
短期师范学校
中级党员干部训练班政治学校职业学校初级师范学校
中央农业学校
高尔基戏剧学校
高级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

——摘编自《中国教育年鉴》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全面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理论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党政干部的理论教育。干部学校教育方法中引进了苏联的“习明纳尔”教学法,即课堂讨论制。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领导的课堂讨论。这与不经过准备且无领导的小组讨论是大有不同的。1953-1956年,上海市党委先后开办了11所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和初级党校,分别轮训中共上海区委委员以上的各级党政干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机关还分别抽调相应的干部到各类专业干校中去参加学习。仅1953年到1955年底,从各级党校毕业的干部就有25300多人。

——摘编自《上海党建文献选编》

材料三

            上海组织机关干部下厂、下乡参加劳动,转变作风。如图为19636月,南汇县300多名机关干部下乡参加三夏劳动。

(1)说明材料一对研究“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以“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为主题的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晰,叙述准确)
2022-03-01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告具有“晴雨表”和“助产士”的双重作用,广告的兴盛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表征。宋代商业广告十分发达,有口头吆喝或吟唱等形式的叫卖型广告和采用不同的器具,通过摇、打、划、吹发出各类特殊响声来代表不同行业的响器型广告;有涵盖了店家经营的对象、产品的特色等信息的招牌或者幌子型广告;有在店内通过摆放时令鲜花,显眼的地方悬挂名人字画,予以装点的装潢型广告;甚至还有利用印刷术印制的广告。

——摘编自李经威《宋代商业中的广告世界》等

材料二   下图是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左)及其印制的广告(右)


这块青铜版是用来印刷广告的,印版上方标明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刻有一幅“白兔捣药图”,图案两侧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图案下方是广告词: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现商标的广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广告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请你指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的史料价值。
(3)综上,你有何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


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过今天的埃及、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后将其航海见闻编写成《岛夷志》。明代郑和的随从马欢曾评价说:“(余)历涉诸邦……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箸者不诬。”由此可知
A.中非之间贸易繁盛B.郑和航海沿袭汪大渊路线
C.元朝多次遣使非洲D.《岛夷志》史料价值较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独立国家中的分裂和不和使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的考迪罗(或称地方军阀)实力增强。独立战争持续了十多年,文官没有培养出多少,却制造了许多战争英雄。独立之后,一些军事领袖煽动人民的情绪,利用大众的不满,登上了政治舞台。最著名的考迪罗是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他在18291852年间统治阿根廷,造成了潘帕斯草原的畜牧社会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上层之间的分裂。罗萨斯提倡地方自治,试图进行利益调和,却在篡夺政权后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以血腥的方式镇压了反叛。……罗萨斯做了考迪罗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恢复秩序。然而,在恢复秩序的过程中,他将恐怖变成了政府统治的工具,他像一个暴君,用自己的军队实现统治。但是罗萨斯也体现了多数考迪罗所具有的迷人的人格特征。通过民众、也通过高乔人对他的认同,他广受欢迎,证明了他的力量和男性气概。尽管考迪罗的统治限制了自由,破坏了共和国理想,但在考迪罗统治期间,间或会产生以推翻考迪罗为目标的反对组织,为了自由主义改革和建立民主政府而奋斗。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


(1)依据材料,分析“考迪罗”罗萨斯人物事迹的史料价值。
(2)西蒙·玻利瓦尔曾经说:“独立是唯一的赐福,要以其他一切为代价。”谈谈你对西蒙·玻利瓦尔评价的理解。
2022-04-24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7 . 如图是汉朝的鎏金铜马,据考证,它的艺术造型源自汉朝御厩中饲养的大宛“汗血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此物可研究古丝绸之路的形成
②此物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③鎏金铜马可研究汉与日本战争
④是实物史料,艺术研究价值高
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③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35次组卷 | 20卷引用: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哥伦布)知道,我的事业所取得的圆满成功会让您高兴,因此,我决定给您写这封信,将此次航行中的行为和发现的各种情况向您报告。

在离开加的斯的第33天,我进入印度洋,在那里发现了许多有众多居民的岛屿。我发布公告、展开国王的旗帜,为我们最吉祥的国王占领了所有这些岛屿。其间没有人抵抗。

我们获得的第一座岛屿,我以我们救世主的名字为之命名。我就沿着它的海岸向西航行了相当远的距离,发现这座岛屿太大了,望不到尽头。我相信它不是岛屿,而是大陆,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他们用棉花和黄金来交换铁箍、水壶、罐子和陶盆,就像野兽一样。我禁止这样做,因为这显然不公平。我给了他们许多漂亮和让人喜爱的东西,为了赢得他们的好感,我没有要任何回报。他们可能会成为基督教徒,并且有意爱戴我们的国王、王后、王子和所有的西班牙民众;他们可能渴望寻找、收集和向我们赠送他们大量拥有而我们非常需要的东西……

——摘编自西蒙·蒙蒂菲奥里《书信中的世界史》

上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时搜集到的史料,请说明其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史料的价值做出评估和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逻辑清晰,解释合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国防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19641030日,中央工作会议下发《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在中央的领导和部署下,西南、西北、中南地方三线建设委员会相继组建,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投入约2052亿资全和近千万人カ,建设起了近2000家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基础设施。至1980年,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4.5倍。攀枝花、十堰等工业城市拔地而起

——摘编自陈东林《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50年后的回眸》

材料二 史料1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渝开设的窗口办公、展销、咨询服务等项目可布置在母城核心地带;对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用地量不多又无污染的项目可布置在母城边缘的近郊开发区内(如南坪、石桥铺、观音桥);对其他工业项目,视其生产性质及规模,分别布置在母城外围的区县城镇地带。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

史料2老兵们磨破了军装、解放鞋,磨破了肩和手,他们谁也没有怨言,更无人提劳动用品,工作服、补贴、加班费等物质要求,有人说他们傻,老兵们心里明白,他们为的是把三线建设尽快搞上去,这是最大的精神安慰。

——葛民治(三线建设企业新光厂党委书记)口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进行三线建设的特点及其意义。
(2)如果要进一步研究三线建设,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有何价值?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