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46 道试题
1 . 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为此,在实际行动中,中国政府(     
A.与台湾当局达成“九二共识”B.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C.把台湾问题诉诸于联合国D.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对台讲话,呼吁两岸同胞共担民族大义、共谋民族复兴。从“命运共同体”到“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一句句饱含深情且又铿锵有力的话语,拉近了两岸同胞心与心的距离。下列属于新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成就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B.汪辜会谈
C.“一国两制”构想提出D.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统一后,六国旧贵族和豪强富户被迁移至陕西函谷关、大震关、蓝关、金锁关等秦国根本之地。这一措施的客观影响是(     
A.适应了大一统政治的要求B.促进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C.抑制了豪强地主兼并土地D.逐渐消除了六国地域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倗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实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族融合
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5 . 2013~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这深刻地反映中国正在(       
A.实践“求同存异”方针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报纸所报道的史事在新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     

A.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B.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D.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中国古代的翻车与筒车。这些工具(     
A.缓解了洪涝灾害的危害B.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得益于劳动者实践创造D.体现出我国灌溉技术领先于世界
8 . 阅读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徽宗赵佶倡导“治病良法,仁政先务”,宋前期的中书门下和元丰改制后的三省六部作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主要负责疫情的分析判断、政策制定、组织协调与文书下达,以及信息渠道的沟通与保障等。翰林医官院作为中央最高医疗兼行政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疫病流行期间派医、巡诊、赐药和救治病人等。尚书省和剂局负责制造各类药物。医学机构、临时医院和慈善机构,成为国家防疫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和关键所在。宋代地方政府有关医学的职能也有所扩大,防治疫病、推广医书、发展州县医学教育和打击巫术等成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之一。地方乡绅、医学家、僧人、道士和普通民众等社会民众力量,在宋代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辅助性作用,尤其在自然灾害和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广大乡村地区,地方乡绅、民间医学家和宗教人士等建立的救助机构,救济活动更为直接,效果也较为明显。

——韩毅研究员的《瘟疫来了:宋朝如何应对流行病》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英国公共卫生状况恶化的一个原因就是沿袭中世纪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与工业社会的要求相脱节。在19世纪之前,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一直处于地方层面,由地方当局进行管理,受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国家和中央不插手地方事务。在1835年立法中,中央政府已经感觉到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结构进行重组以使他们能够应付“低层政治’的挑战,他们希望完善“二元政体“结构,以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于是,通过公共卫生立法,英国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到19世纪中期,“应该”这样试验性的规定渐渐出现在卫生立法中:1848年《公共卫生法案》的第10部分,在不卫生的地区赋予这个法案强制力,但是这个法案只包含权力,而不包含义务,在付诸实践时没有义务做任何事情。然而,1866年《卫生法案》的第49部分‘卫生立法的语法需要强制性语气的功效。”

——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宋朝时期防疫制度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防疫制度的变化原因,与宋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英国近代的防疫措施对今天世界防疫有何启发?
9 . 唐代文献中涉及水车的记载寥寥,而北宋时水车的使用已甚广泛,南宋以来如图所示水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并逐渐推广普及。这主要反映了(     
A.两宋以来社会稳定B.南方耕地进一步开发
C.传统犁耕受到冲击D.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024-03-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冬奥会、全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受到世界广泛关注,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充分彰显,汇聚起强大力量,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这反映出中国文体事业发展(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承载着文明交流与民族复兴
C.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D.推动了世界格局调整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