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交通工具在不断改进、更新,动力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城市的兴起与发展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流需求的增加D.物质生产的丰富
2022-03-23更新 | 442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二0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人需要学习广博且实用的知识,透过知识才会有智慧、正义等美德,成为有思想力的人,才能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材料强调(     
A.人的价值和人文精神的觉醒B.重建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C.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D.冲破封建神学的思想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戊戌维新以后,随着西学传播的深化,人们对经世之学过分强调“致用”所带来的弊端进行抨击。一些学者开始注重“无用”之学,强调“纯粹之学”,从而促使“求是”之学复苏,经世致用之风开始向求实求真之风转变。这一转变反映了
A.学术界对西方学说持否定态度
B.戊戌变法失败影响了学术风气
C.经世致用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
D.部分知识分子的理性主义思潮
4 . 有学者指出,商朝产生了中国最古老的书面语,它由表示意义或物体的汉字组成。这些汉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音方式,但是,任何汉字不管其发音如何,含义却是同样的。该学者意在强调商朝的书面语
A.致使中国开始进入文明社会B.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延续
C.助推了中国汉字走向多元化D.促进了奴隶制王朝文化的繁荣
5 . 明清两代,国子监兼有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其学员除了从全国各地选拔上来的监生以外。还有来自琉球、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和朝鲜等地的留学生。这一现象
A.彰显了开放的社会风气B.体现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
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过程D.促进了儒学的进一步传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认为,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生活丰厚,器用便利,然后端正德行加以节制,"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从历史看,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从世界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   "西方文化自希腊以来,大体上是建筑在商业上的,强调物质的文明。盖商业文明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而为流动的、进取的,遂有强烈之战胜征服欲。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求民主,此乃与其战胜征服之要求相呼应。其文化,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留存后世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详尽规定了契约的订立和履行。如,法典的第42—52条是租借田地而出现的各种情形的规定;第114-119条是对各种债权债务的规定;第253-257条是对雇佣者各种法定义务的规定。这表明古巴比伦
A.订立契约已经是普遍现象B.契约主要涉及借贷和雇佣
C.契约订立须遵守严格程序D.形成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嘉靖、万历以后,中国的人口移动出现了一种新现象。人们脱离农业生产,或者寻找一个地方培植商品性经济作物,或者从事手工业生产,或者流向城镇进行商业活动。清代初期人口移动主要在内地省份之间相互迁徙,两次“湖广填四川”迁移大量人口,改变了因战争、自然灾害、瘟疫四川人口大大减少的状况。中期以后,人地矛盾激化,边疆移民和海外移民成为主要趋势。北方,迁直隶、山东之民到蒙古垦种。东北,迁河北、山东民户前往垦荒。在清代除政府有组织的移民外,自发的人口迁移也很突出,人们为了生存而流向山区、海岛,流向边疆、海外。

——摘编自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

材料二20世纪初,美国从一个曾经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主的国家。美国八千多座城市的人口数从186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543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尽管城市人口增长的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移民的到来。他们有的来自美国的农村,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其他美国小城镇。这种人口流动是客观推动和主观拉动合力而成的。

——摘编自丘达柯夫《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一作物有两个传播途径,草原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一中亚一欧亚草原诸青铜文化区一中国北方文化区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绿洲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帕米尔高原一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河西走廊一黄土高原地区。”该作物是
A.番茄B.小麦C.小米D.咖啡
10 . 1951年,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医疗体系。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共的领导下,我国经受住了考验。这说明我国
①医疗卫生体系的逐步完善②国家治理效能的显著提高
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