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中国后,构建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包括“驰道”“直道”“五尺道”。史载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寻不死之药未返却去了日本。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自长安经河西走廊、西域可达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汉武帝还派司马相如奉命出使西南夷,开通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印度、孟加拉等国的通道。隋唐时,驿道不仅遍布国内,还有通往日本、西域、南亚各国的国道7条。明朝贵州女土司奢香夫人修通了从云贵到四川的山路。政府修通雅州到乌斯藏的驿道,使西藏与内地的往来更加方便。清康熙帝增修了东北的驿道,瑷珲、雅克萨等地行旅可通过吉林、盛京直达京师。

----摘编自陆文熙、陆铭宁《古代中国政府的交通建设与管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国家必须把全国范围内所征收的田赋加以转输,把最重要的物资——粮食、运向作为统治中心的京师,漕运应运而生。唐代,裴耀卿出任江淮都转运使,采取沿岸置仓,节级取便的转般法,克服了直运“旷年长运”所带来的耗时长、效率低、运费损耗严重的弊端。继裴耀卿后的刘晏漕运改革,以雇佣劳动代替强制征发丁夫,有效提高了漕运效率。宋元开始使用商船运粮,海上航线的开辟使漕运方式更加多元化。明代,“河运”和“海运”思想的争辩成为漕运思想发展的重要内容,主张海运论者意识到借助商业资本的力量可以消除漕运弊端。在运输漕粮的同时,明朝政府积极探讨田赋改征钱银的办法,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摘编自嵇建琴《中国古代漕运思想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交通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漕运思想演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意义。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土地是古代雅典人财富的主要形式,所以梭伦改革衡量财富的标准是根据人们从土地上所得的谷物、油、酒等收入;且农民也是城市居民,从公元前403--公元前402年,雅典四分之三的公民是农民。据此可以推知(       
A.农业是古代雅典城邦发展的基础B.古代雅典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古雅典城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D.梭伦改革增强了城邦的经济功能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中古罗马天主教会与日耳曼民族统治阶级相结合,早期基督教会的教义已不能适应当时罗马天主教会的实际情况,其中私有财产权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首先,就教会本身而言,进入中世纪以后不仅受到了新的统治阶级以及社会上层的青睐,而且还受到了来自君主以及贵族馈赠。其次,公元10世纪商业的复兴打破了西欧封建社会一元化的经济结构,随着商业贸易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有财产。

——摘编自刘微等《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孕育出了众多的现代民族国家,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诞生。导致西欧社会结构分化裂变与凤凰涅槃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而其自身结构的特点更是不容忽视的。西欧封建社会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多重性特征,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正是这种多重性结构发展演变的客观要求。

——摘编自查振华等《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多重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嬗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孕育出民族国家的有利条件。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8世纪,许多英国大地主“革新的收益只是在圈地上很显眼”,很多的圈地者并不直接经营土地,而是将圈来的土地租给农场主,从而收取大幅上涨的租金。据统计,其租金涨幅达到了30%。材料表明,英国大地主开展圈地运动旨在(       
A.为农场提供更多劳动力B.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
C.推动农村资本主义发展D.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在科举未废的年代,士绅凭借自己的功名与社会地位实际上掌握一方政事,从维护治安到裁决纠纷,从教化乡里到修桥补路。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兴阶层充斥着乡村社会,这些人既没有传统士绅的文化背景,也没有传统士绅的责任担当。这一变化说明清末(       
A.基层治理的传统被破坏B.奠定城乡二元体制基础
C.科举制的废除不合时宜D.新政有力推动社会转型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南宋乾道三年(1167 年),朱熹与张栻同登岳麓山赫曦台赏景并共同创作了《登岳麓赫曦台联句》,传为佳话。诗句如表所示,其体现的主旨是(       
创作人诗句
朱熹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张栻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
张栻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朱熹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应克服过度的欲望
C.表达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946年12月31日,为响应和声援北平学生运动,中共中央指示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努力使此次学生运动“向孤立美蒋及反对美国殖民地化中国之途展开”,在此指示下,各地党组织将人民运动引向深入。据此可知,这一指示(       
A.奠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B.推动了反内战与反帝相结合
C.基本瓦解了列强在中国的统治D.促使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湘军、淮军系统不仅占据了南方地区大部分省份的督抚位置,还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省以下官员的遴选任命,并逐步形成“以本省之钱粮,作为本省之军需”的财政原则。这种局面(       
A.反映了清朝中央权力下移B.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直接促成了洋务运动兴起D.缓解了清廷中央财政困难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自2004年以来,中国在中亚地区陆续开设了13所孔子学院,并下设24个孔子课堂,目前在院学员数量超过1.8万人,中亚国家内部逐渐兴起了“中国热”。孔子学院在中亚地区的陆续开设(     
A.加快了普通话在中亚的普及B.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
C.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D.发展了新时期中国联盟式外交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印加帝国从事农业的人群较多,农产品各有特点,海岸地区产棉花,盖丘亚地区产玉米,苏利地区产马铃薯,普拉地区产肉类,亚马逊地区产可可及玉米。随着需求增加,交换市场逐步形成。这(     
A.扩大了印加文明国际影响力B.丰富了印加帝国的文化生活
C.有利于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D.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