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2024-04-30更新 | 308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024-04-12更新 | 241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94次组卷 | 6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2024-01-16更新 | 165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韩非子认为山东六国之所以衰弱,就是因为君主过于放纵臣下之间的互相结党营私,那些群臣朋党往往隐匿正道。追求私利,最终为祸国家。据此可知,韩非子认为朋党政治(     
A.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要B.是导致山东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C.对于国家朝政有重大影响D.成为士大夫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码
7 . 魏源将中英战争比于传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事,自信除“乐”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因此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体现了当时(     
A.统治阶层中主战派占主导B.士人强烈的世界意识
C.有识之士新旧观念的并存D.中英近代化差距较小
8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反映新时代婚姻观的唱词唱出了新中国妇女渴望自由、追求平等的愿望。这一现象(     
A.反映了文学艺术的繁荣B.践行了“双百”方针
C.利于促进社会风尚改良D.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通典·田制》载,“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虽居狭乡。亦听依宽制。其卖者不得更请。”唐律疏议中对“占田过限”相关处罚规定:“诸占旧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过杖六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徒一年”据此可推知,唐代(     
A.通过抑制上地兼并以增加财赋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制定法律减轻民众的田租负担D.承认了私人依附人口的做法
10 . 观察下图。据此可知(     
A.区域文明起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B.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文明程度
C.早期人类文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D.古代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特点
2023-12-0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多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