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多方面原因促使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适应了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在英国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圈地运动在使农民成为流浪者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出卖廉价劳动力雇佣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因而促成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

——摘编自孙丽红《试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不但在交通运输方面,而且在通信联络方面引起了一场革命,以往,人们只有通过运货马车、驿使或船才能将音信送到遥远的地方。……但现在,人类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越了地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是如何实现“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越了地球”的。
2024-04-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学家尹达指出,“到了明朝,尤其是正德以后,私人修史数量浩繁、体裁齐备、内容广泛确是其突出特点,也是前代无法比拟的”。明朝时期的当代史撰修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私家所修的编年体和纪传体当代史书就有46部,当朝人物传记共108部。明代私家修史(     
A.表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盛行B.总结了历代的经验教训
C.利于发挥史学的经世价值D.旨在推广新型文学体裁
3 . 古典时代的欧洲城市同整体的社会和与政治制度是相一致的。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在封建主的领地或教会领地的包围之中出现的,以商人为首的城市居民通过与封建主的斗争取得了城市的自由。据此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A.具有与农村分离的自治体特征B.市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废除了封建主的绝对控制权力D.冲击了封建教会的神学统治
2023-11-19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大流士一世在全国推广了行省制,由总督统管一方,总督权力规定如下,由此可知,波斯帝国的总督制(     
·军事方面,紧急情况下总督可以不用汇报国王,而独自决定军队的派遣。
·财政方面,总督有权制定统辖范围内城市的税收数额。
·司法方面,总督就是统辖地域内最高的法官,拥有最高判决权。
A.依据国家法律进行设计B.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C.易造成地方的分裂割据D.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2023-11-19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870年,美国宪法第十五修正案规定,无论是联邦还是各州政府均不得因为种族的不同而限制公民的选举权。南方各州政府却普遍修改法律,利用看似合法的手段设法规避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在事实上使黑人的选举活动受阻,这反映出美国(     
A.仍未废除黑奴制度B.联邦体制遭到破坏
C.阶级矛盾不断激化D.依然存在种族歧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物理学和化学渗入到化学工业中改变了化学工业状况,有意识设计的化工厂,按照计算好了的方式把实验室的结果应用到规模完整的操作上去,用仪器而不是靠经验来控制。”这表明(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专利技术的保护推动了技术革新
C.发明注重经验的积累D.物理和化学的进步开启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指示拉尔萨地区总督辛·伊丁那姆调查一件行贿案,如果属实,将赃款、赃物、受贿者及知情人押送到王宫。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时代(     
A.完善了封建官僚体系B.国家关注经济与民生发展
C.注重维护奴隶主利益D.建立起了君主集权的制度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吴国,曾长期被华夏视为夷狄,但《左传》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载:“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自春秋之后,西周内部出现了王室实力削弱、贵族力量壮大,以致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过,现实政治的改变并非意味原有观念的丧失,原有的历史意识在此过程中仍被保留下来。即使在战国时期,当周王室权威尽失,诸侯国之间兼并之时,存在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仍然被华夏所认可,并逐渐为夷狄所接受。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

——摘编自李渊《论先秦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

材料二自辽景宗开始,辽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内容包括整饬吏治、重用汉族官员、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等。辽景宗注重学习汉族的统治经验,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政治经验和教训。保宁八年(976年)“实行科举,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通路”。被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和战乱中被俘的汉人,这些汉人长期生活在辽朝,并且其中一些还担任官职,受到重用。随着汉人在辽长期的生活居住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族士人的思想逐渐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汉官不思归”。但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此时的辽已经“习汉风”,或者说是原来的“华夷之辨”此时已发生了变化。其后的辽圣宗心慕华风,崇尚儒学,更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步步向汉族靠近。辽朝的“尽习汉风”让原本意义上的华夷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

     ——摘编自常虹《从宋辽民族关系的演变看华夏民族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的主要原因。
2023-02-09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与英国的建交谈判经历曲折。1954年,英国“承认新中国,同蒋介石断绝了外交关系,但在联合国又支持蒋介石,不承认新中国的地位。”周恩来说:“英国只同意我们建交原则的一半,我们就同它建立‘半建交关系’。”即相互建立代办处,不设大使馆。新中国的这一做法(     
A.使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热潮B.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境地
C.体现了外交的原则性和灵活性D.展现了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