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自陈炯明勾结香港政府,希图侵占广州后,省港罢工工人异常激愤,故日来闻之政府招募输送队,极为欣悦,争往应募”。“当党军由虎门出发石龙时”当地农民“带路输送无不努力效命”。上述记载反映出(     
A.国民革命蓬勃开展B.外国侵略势力受抵制
C.北伐战争顺利进军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2 . 苏美尔文学作品《绵羊与小麦的争论》写道:“谷物更伟大……拥有金银、牛羊的人,都会坐在拥有谷物的人的门口,在那里过日子。”类似的记载在两河文明的文献中屡见不鲜。这主要反映出两河文明(     
A.重视自身的农业传统B.畜牧业已从农业中分离
C.最早培植出小麦作物D.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     
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
2024-03-04更新 | 1973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在江西临川南宋墓中出土的陶俑,俑座底部有“张仙人”字,其手持宽而平的环状圆盘,上面表示刻度的条纹清晰可见,中间还有指针。关于该俑解读有误的是:(       

▲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
A.该俑应是代表宋代风水先生的造型B.是研究罗盘形状及作用的实物资料
C.实证了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与《梦溪笔谈》相关记载形成互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公元1世纪前后形成的阿克苏姆,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繁荣起来;据记载,国王一次赏赐藩属25000头牛;手工业,以金属工艺为主,其他如制陶、泥瓦、石雕等工艺也有相当水平;规模宏伟的宫殿和举世闻名的巨石圆头碑也显示了高超的工艺。这表明,阿克苏姆(       
A.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B.影响了亚欧非贸易发展
C.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D.促进了非洲文化的传播
6 . 据《史记·甘茂列传》记载,秦王嬴政因功封甘罗为上卿,并通过行政命令将其祖父甘茂的田宅“复赐”于他,使甘罗得以继承祖父的田宅。这一现象佐证了商鞅变法(     
A.加速礼乐制度的崩坏B.限制了贵族世袭特权
C.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D.确立了中央官僚体系
7 . 据《南宋临安两志》记载:自陈置钱塘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隋时苏州人户只有1.8万,唐天宝年间增至7.6万多户,元和年问又发展到10万多户。这主要缘于(     
A.政局颇为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大运河的开通D.铁犁牛耕开始普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曾言:“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之也。” 武则天于永隆元年(680年)“始以文章选士”,但这只是皇帝代行吏部主考官之职。而且,在《新唐书》中有记载:“随其人主临时所欲”,仅武则天这一次,只是偶尔为之。

——摘编自徐连达《隋唐史与政治制度研究论集》

材料二   宋太祖时期,殿试依然沿用了唐朝诗、赋取士的传统做法;太宗时期,在考察诗、赋的基础上,增加了试论;神宗时期,一改以前诗、赋、论三题的办法,仅试策一道,限千字以上。宋代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选定试题、临轩策士、审定状元等前十名名次。自此,殿试制度确定下来,为后世历代所沿用。对于宋朝的士子而言,凡是参加过殿试,就能以“天子门生”自居。这些天子门生常常能得到皇帝赐宴、赐诗、赐物等隆重礼遇。这样一来,宋朝的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倍加看重而趋之若鹜,把参加科考看成是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薛亚军《拯弊与集权:唐五代覆试及其与宋初殿试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唐宋殿试形式、内容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殿试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2023-12-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对秦汉疆域范围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记载。《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在记载相应的王朝疆域时多以秦汉的疆域为参照,或者作为突破的基点。这一现象(     
A.适应了专制皇权强化需要B.契合了大一统的统治理念
C.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D.反映了对秦汉统治的认同
2023-11-23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南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玉米传入中国路径图

材料二中国农业发展始终依循两条道路前行,一条以广度开发为主,主要体现在耕地扩展,政策的调整;另一条则为深度开发,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的提升、农作物复种制度的出现,以及高产作物的引进。玉米、甘薯未引进之前,南方水稻,北方旱地作物粟、黍、冬小麦以及高粱拥有用地与产量的优势。文献记载玉米种植从“种罕”到“遍艺之”,经历了近百年时间,对明清时期的中国影响深刻,有学者提出康乾盛世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造就的。至20世纪30年代在全国的统计中,玉米的占地比例如下,甘肃6.5%、广西17.2%、河北15%、黑龙江5.3%、湖北10.7%、湖南3.9%、吉林5.4%、辽宁12.6%、山西5.4%、陕西11.3%、四川13.2%、新疆19.2%,安徽等十四省占地比例很低,几乎视作零。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传入中国的路径,分析对玉米全国性种植影响最大的路径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玉米在中国全国性传播的因素。评析“康乾盛世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造就的”这一观点。
2023-09-21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