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如表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挖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B《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良渚遗址中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A.AB.BC.CD.D
2023-10-13更新 | 209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源自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周易》中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语,都饱含着创新精神。公元554年成书的《魏书》首现“创新”一词,书中记载“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几千年来,创新精神活跃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中华文明各个方面。中华文明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中不断变革,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因而能够始终保持生机活力,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何星亮《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中国历史某一方面的创新与变革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西晋时(     
A.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D.内迁民族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4 . 《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坚守儒家礼法B.辅助君主统治C.德治代替法制D.强化法治威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辽史·百官志》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所述官制的主要特点是(     
A.民族歧视B.因地制宜C.兵农合一D.排斥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7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这样评价《史记》: “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这是因为《史记》(     
A.文字精炼,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B.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有条理记载历史
C.内容丰富,真实记载评价历史事实D.取材广泛,保留大量古籍文献
2022-1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B.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
C.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D.宗法制已完全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夏国葬舍利碑铭》为西夏碑铭,记载了元昊为安放佛舍利而建造连云宝塔之事。碑文由元昊重臣汉人张陟署名“右仆射兼中枢侍郎平章事臣张陟奉制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元昊所用臣僚均为汉族儒士B.西夏仿宋朝建立官制
C.西夏以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D.西夏的相权威胁皇权
2022-11-25更新 | 150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辽史·百官志一》记载:“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朝的这一制度(     
A.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C.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D.体现因俗而治的管理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