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大秦即罗马帝国,下列关于大秦的表述,符合此时期的是(     
A.国家达到空前繁荣B.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C.分裂为东西两帝国D.与中国处于联系隔绝状态
2 . 《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 “二曰刹帝利,王种也。” “三曰吠奢,商贾也。” “四曰戍陀罗,农人也。”书中记录的是(     
A.西亚的君主制度B.埃及的法老制度C.印度的种姓制度D.斯巴达的寡头制
2024-05-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53次组卷 | 117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交流与传播

自奥古斯都时代起,赛里斯(拉丁文,与丝有关)在罗马就成了中国丝绸和与东方开展贸易的象征,尽管这种贸易往往经过印度或安息的中介。古罗马史学家也特别提到中国铁是“质量最佳的”,还有中国的大黄、桂皮等药物也是罗马人着力追求的商品。据普林尼记载,罗马每年因东方贸易而流入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的货币至少达一亿赛斯特斯,约合十万盎司黄金。

——摘编自丘进《汉代中西交往与社会开放》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罗马帝国与汉朝贸易往来的特点。

1202年意大利人斐波那契出版《算盘书》,提倡使用数字“0-9”。这是目前所知欧洲最早介绍阿拉伯数字的著作。

1957年陕西西安东郊元代安西王府遗址出土的“六六幻方”铁板。上面纵横都刻着六个阿拉伯数字,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
(2)指出以上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思想家主张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
伏尔泰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卢梭基于人民自由意志订立的社会契约是国家和法的合法根据。法律是公意,即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3)概括上述文件反映的启蒙思想,并从美国独立战争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史实阐述启蒙思想的影响。

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之上的,无产阶级的目的就是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应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4)概括材料中的主要思想,任举两例说明在该思想影响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2024-04-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6世纪时,亚历山大里亚的商人科斯马斯在书中记载:当游历到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时,他遇到了一些当地讲希腊语的居民;他们学习希腊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与拜占庭商人进行商品交易;毕竟拜占庭帝国作为东方商贸的最大消费者,同样也是阿克苏姆人利润的主要来源。据此可知,阿克苏姆王国(     
A.在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融B.直接和东亚进行商品贸易
C.促进津巴布韦国家的兴起D.商业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
6 . 端午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朝人文献中关于端午节的记述摘编如下: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曰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是日,竞渡。”“竞渡”之俗即“俗以五日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竟以食祭之。常苦为蛟龙所窃,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端午以菖蒲生山涧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

材料二   东亚的日本端午民俗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611年编撰的《日本书纪》:“推古天皇十九年(公元611年)五月五日在菟田野(现奈良县宇陀市榛原区足立)举行‘药猎’,拂晓参加者集合在藤原池附近,天亮出发。”

7世纪末,东亚的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新罗的佛教、姓氏习惯和节日习俗深受中国影响。东亚地区文化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等方面,也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东亚文化发展。

(1)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端午节习俗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对隋唐时期“东亚文化发展”进行阐释。
2024-04-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2024-01-24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A卷
8 . 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记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且赖以维生的资源”。这可以(     
A.印证价格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B.分析欧洲与亚洲间的物种大交换
C.用于研究欧洲大陆新物种的引进D.准确把握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点
9 . 对外交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古代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学者对此历史概念做了如下解释:

丝绸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摘编自李方《新疆历史古籍提要》等

材料二   3世纪,中国书籍传到日本。《旧唐书》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锡赉(指钱币)”则“尽市文籍”,遣唐使的使命不尽相同,但购书一直是其主要任务。随着宋明之际民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大量中文图书输往日本。

——摘编自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材料三   开放·交流·合作

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

——《新唐书》


榆林窟壁画
《玄奘西行求法》

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有学者发现,在史料中几乎没有找到遣唐使大量进口丝绸的记录,主张将古代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交通道路另行命名。请你依据材料二为此交通道路拟一个名称。并参照材料一进行解释。
(2)指出材料三中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2023-12-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