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波普尔认为,“人类历史的行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由于“我们不可能用理性的或科学的方法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可能预见人类历史的进程”。以下能反映作者主旨的是(     
A.历史的发展不存在客观的规律B.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C.理性无法预测知识增长的状况D.存在为历史预测提供依据的科学理论
2024-06-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整理了《十二铜表法》中条文数目最多的五款内答、据此可知(     
标题条文数目主要内容备注
第一表:传唤9有关诉讼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11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11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的规定了“现金借贷”、“要式买卖”等契约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10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第八表:私犯17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编等规定但以刑罚制裁的仅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A.私法比重高,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B.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是罗马走向文明的标志
C.成文法颁布,是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D.严格规范的司法程序是罗马法完备的体现
2024-06-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还收录了“青蒿方”,用法极为简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计,尽服之。”青蒿方用于治疗(     
A.天花B.鼠疫C.疟疾D.伤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5年,英国设立军工部,直接管理200余个工矿企业;1916年,英国又成立劳工部,统筹调配全国人力;1918年,由于粮食供应不足,英国开始实行食物的定量供应。这些举措(     
A.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临时之举B.借鉴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表明政府的职能在逐步扩大D.推行的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753年,伦巴第人威胁罗马,教皇斯蒂芬二世亲自为丕平涂圣油、加冕(下图),并宣布今后禁止任何人从非加洛林家族中选立国王,违者将受到剥夺神职、逐出教门的处罚。作为回报,丕平出兵打败伦巴第人,将夺得的拉文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这表明,当时(     

教皇斯蒂芬二世为矮子丕平实施加冕礼
A.欧洲孕育着社会转型因素B.教皇与世俗君主相互借重
C.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具备D.独立的民族教会有望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治维新开始后,大量介绍西洋各国历史的书籍被翻译引入日本:《泰西史鉴》(1869)、《英国史略》(1870)、《日耳曼史略》(1871)、《希腊史略》(1872)、《罗马史略》(1874)、《法国史略》(1878)。上述书籍的引入(     
A.铲除了封建思想的根基B.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服务于对外侵略的需要D.有利于探索近代化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50年代,英国探险家利文斯敦实现了欧洲人第一次从西到东横跨非洲大陆的探险;19世纪60年代,英国探险家斯皮克在东非发现尼罗河河源“维多利亚湖”;被《纽约先驱报》捧为“最伟大的非洲探险家”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利,在19世纪70年代首次查明了刚果河流域的地形和地貌。这些地理考察活动(     
A.满足了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愿望B.旨在加深人类对非洲了解认识
C.能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资料D.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2024-04-06更新 | 987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学家铿迭著有22部医学著作,所谈及的药物中,约33%来自两河流域、23%来自希腊、18%来自波斯、13%来自印度、3%来自埃及,而源自阿拉伯的药物仅占5%。这表明,阿拉伯帝国的医学(       
A.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B.忽视了民族药物学的创新发展
C.融合了东西方的医学成果D.源于帝国境内繁荣的商业贸易
9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他们游到我们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他很多东西同我们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以物换物,两相情愿。”这反映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A.建立了欧洲对美洲的统治B.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C.密切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D.扩大了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地区从宋朝大规模开发之后,苏州的市镇从明中期的102个到清末已经发展到264个,松江在同时期从59个增加到369个。清末之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对江南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地区通过上海与国际市场联系,棉花、生丝成为江南地区出口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农产品商品化的加深,使乡村经济商业化程度更高。棉花、桑蚕也成为乡村中的主要产业。这一时期近代工商业也在市镇和乡村中兴起,无锡的缫丝厂从“1919—1931年的短短12年间新建了41个丝厂,比1904—1918年建10个厂猛增了4倍多。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乡村对市镇、城市的依附地位。然而,20世纪30年代之后,无锡全县桑田面积也急剧减少,由1930年的251037亩,骤降至1931年的150000亩,减少了40.25

——摘编自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

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有效的政权推动下,开始对江南乡村的改造。中国传统的家庭、家族生活结构被人民公社的合作社所取代,高度统一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农民思想的高度统一。1978年之后的乡村改革,土地重新回到农民自己手中,家庭开始重新作为生产、生活的单位,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江南乡村发达的在20世纪50年代被禁止的私营工商业开始复苏,乡村工业的繁荣,使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

——摘编自郭伟平《明清以来江南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与民间文化信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经济结构变迁的表现,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南乡村经济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