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据考证,如图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北方部族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图反映出(     

A.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B.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
C.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D.商朝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023-11-08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国家。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学者将“达摩眼皮变茶树”的故事塑造成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茶叶起源于中国”这一原本在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这反映出(     
A.茶叶起源问题众说纷纭B.民间传说史料价值高
C.区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殖民霸权的话语逻辑
2024-04-26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清代在广州等口岸城市,有一大批运用西方画技进行模仿或创作的中国民间画家,被称为所谓外销画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通草水彩画 广州博物馆藏

材料二   1757年至1842年间,清政府规定西方航海国家只能在广州开展贸易活动,史称“一口通商”时期。广州成为18世纪重要的世界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重要口岸。许多西方人通过广州了解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于是在清代广州口岸,外销画应运而生。清代外销画题材丰富多样,从风景名胜、生活习俗,到家具陈设乃至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无不涉及。这些画作当年主要为了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内容大多围绕着广州贸易为中心而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如今,我们可以在这些画作中看到一个色彩明亮、商业繁荣、市井气息浓厚并且与西方交流紧密的广州。时至今日,外销画留存了18、19世纪中国社会的丰富图像,因此被研究者定义为“历史绘画”,具有一般艺术绘画无法比拟的历史研究价值。

——摘编自《18、19世纪广州十三行外销画的现代意义探讨》等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就表现形式而言,指出材料一所示画作的史料类型。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清代外销画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清代广州外销画畅销的原因。
4 . 蒙古自13世纪初崛起之后,先后发动三次西征,对中国,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他是征服寰宇的展示和世界舞台上敏捷的骑兵,用威严之足登上时运的马镫,用权力之手击打傲慢的君主。她的钢矛上的火花像风一样,把世界上的歹徒从国土上消灭。”

——施都丁:《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序言>译注》,魏曙光译(注:《史集》是14世纪成吉思汗后裔统治的伊利汗国宰相施都丁主编的世界通史著作)

材料二   “那暴君啊,人家都称他为王中之王,就是成吉思汗呀,就是他逞着豪强,把个雄伟的亚洲变成了一片坟墓……这个专灭人之国,杀人之君的凶汉"

——摘自伏尔泰《中国孤儿(全译本)》,范希衡译(注:《中国孤儿》是1755年伏尔泰改编自元代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的作品,在法国演出后取得了巨大反响)

材料三   蒙古人对贸易的重视在世界历史上的贡献也不应该被忽视。蒙古人不仅鼓励和推动贸易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扶植新产品和新商品……在蒙古人提供的保护之下,商品变得更加便宜,也更加充足……蒙古人在欧亚大陆上的商人及其他旅人的休息之处建起了大量旅店,也设置了巡逻兵,在丝绸之路上维持治安。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导致一些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商路。其中之一便是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

——摘编自【美】梅天穆:《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注:该著作出版于2012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二者展现的成吉思汗形象有何不同?
(2)相比材料二,材料三中的西方学术界对蒙古征服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如果以“蒙古帝国为中心的世界史”为研究主题,三则材料各自有何史料价值
2023-08-01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     
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
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结合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公元2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利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该雕像(     

A.体现了佛教艺术西传的影响B.反映了种姓制度浸染佛教艺术
C.凸显了印度文明世俗化倾向D.提供了东西方交流的一手史料
7 . 《帕罗斯碑》发现于希腊帕罗斯岛。碑文以刻碑那一年为基点依事纪年,比如“距今1135年前,得墨忒耳(农业女神)寻女并播种,得谷物者众”“距今57年前……亚历山大葬于孟菲斯;哲人亚里士多德卒;……托勒密至库勒内。”从距今418年开始,每年都记载当年雅典执政官姓名。对此石碑的认识合理的是(     
①此碑产生于希腊化时代   ②为研究希腊民主政治和文化提供史料
③碑文带有一定神话色彩   ④开创了西方历史学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3年4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召开秘密会议,会上有人汇报说:“(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日军1855部队)生产跳蚤100克,(需要)老鼠1000只,12月末可以生产100公斤(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但所需老鼠急待补充供应。”这则史料(     
A.可说明沦陷区内暴发大规模瘟疫B.呈现了“华北事变”爆发的缘由
C.可作为日军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证D.反映了日本对华经济统制政策
9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5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观点
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2023-08-28更新 | 3550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