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三   1927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道路的重要因素。
2024-01-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化德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其解说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在此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方法。这说明中医
A.具有其内在逻辑体系
B.立足唯物主义观念
C.坚持道家的理论基础
D.重视经验体系建构
3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2018-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4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朝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③这一制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④秦朝地方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十六国时期几位帝王的事迹。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你发现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阐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
23-24高二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所示是1992—2018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我国(     
A.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B.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C.经济增长动力逐渐转型D.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2024-01-20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右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B.新中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推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2024-05-12更新 | 68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33-112年)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下面对此表解读有误的是(     
时间主要事件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
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A.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B.出使西域使西域地区得到有效管理
C.采取经济措施为集中财力支援战争D.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9 . 鸦片战争后,洋布以其物美价廉、鲜艳美观的优势在城镇市民中流行普及,土布结实耐用为广大农民及城镇苦力继续穿用,这样一来,洋布与土布便构成了城乡之分和土洋之别的一种外在象征符号。以下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缘于社会分工的差异B.出于追求时尚的心理
C.取决于购买力的状况D.受到服制礼俗的制约
2024-01-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专制和民主的斗争上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