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
2023-08-11更新 | 188次组卷 | 23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畜牧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进步
2023-02-10更新 | 177次组卷 | 115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所反映的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2022-09-28更新 | 1030次组卷 | 9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31次组卷 | 108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事的本来面目,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言事者的表述不一,而显得扑朔迷离,给后人带来困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梁启超鼓动各省公车,上折拒和议。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联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近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上奏、代奏或电奏次数达154次,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单独上书达31次,人数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上书7次,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八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材料三       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关于“公车上书”,材料一、二的分歧在哪里?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
2.利用材料一、二,尝试解释材料三关于“公车上书”史事的叙述。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7 . 文明的交流

历史长河中的人类文明区域日益拓展,联系日益紧密。某校准备举办主题为“全球化视野下的文明交流”的图片展,由历史社团学生布置。


(1)以下是社团搜集的图片资料,请依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安排到相应专题下(填写字母)

主题一古代丝路文明主题二整体世界初现主题三近代文化交锋主题四人类命运共同体
(2)社团同学若想进一步研究“主题三近代文化交锋”,他们还可以参考下列中的哪些材料?(________)(双选)
A.《梦溪笔谈》B.《盛世危言》C.印皮阿妈利案(绘画)D.亚历山大东征伊苏斯(绘画)
(3)以下是社团同学为“主题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撰写的解说词,正确的有(________)(双选)
A.是中国为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方案   
B.是中国为解决世界难民问题提出的设想   
C.其理念已被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接受   
D.其准则已被全世界的所有国家普遍践行
8 . 革命的“中国之行”

革命——除旧,犹意布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说文解字》载,“革”意为“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命”则指由命令而产生的秩序。《尚书》云:“殷革夏命”。《周易》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1)《尚书》与《周易》中的“革命”之意当是
A.观念变迁   B.王权易手   C.篡逆谋反   D.生产变革

材料二   1890年,王韬著《重订法国志略》时,因受日本影响,首次用了“法国革命”一词。该书只有三处涉及“革命”的文字,分别是“定四疆畛域,如革命前”“定法国界,较之革命以前差为袤广”“法国自革命以来,全欧战斗二十余年”。其著中称:“(法国)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


(2)王韬批判“法国革命”意在
A.奉劝天子勤俭奉公   B.标榜本人忠君爱国
C.怒斥法人大逆不道   D.规劝君主顺应民意

材料三   1903年,邹容于《革命军》中道:“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3)归纳并提炼上述三则材料中对“革命”认识的异同。

材料四   据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一书中的统计:19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文献中“大乱”与“革命”两词时常混用,但从总体上看,1900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次数极少。1919年,“革命”一词的使用频次开始以指数曲线上升。1921年“革命”一词的使用有880次左右,1923年增长到近2000次,19261927年,其使用次数更是达4000次以上;与之相对的是,“维新”“改革”“改良”等词的使用频次被“革命”逐渐抛在身后。1949年,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至21世纪初,“革命文化”一词开始广泛使用。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含义变迁的认识。
2022-04-3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风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兵者,国之大事

不同时代,不同战争。

公元前4世纪13世纪1914- ⑤                1939-1945年
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称“反法西斯战争”)
征服过      ①          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统治区域覆盖中国、印度、两河流域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以及欧洲早期文明区域同盟国和 ⑥        集团展开大规模厮杀战争初期是      ⑨       大肆对外扩张,随着战局的展开,演变为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联盟的交锋
亚历山大远征所形成的帝国及帝国解体后分裂出来三个王国的统治区域,统称为“      ② 化世界”。在元帝国建立之初,中国南方汉政权依然存在,即      ③         战争期间爆发的      ⑦        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战争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奠定起战后国际格局的基础。
亚历山大远征屠杀被征服区人民,损毁被征服区文明,同时将希腊文化带至被征服区域。蒙古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      ④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⑧        ”体系。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对殖民主义以致命打击,极大地促进了亚非拉     ⑩         运动。
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表的选择或填空。
(1)(单选题)①处_____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两河流域③古代印度④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单选题)②处_        
A.埃及   B.罗马   C.希腊   D.马其顿
(3)(单选题)③处_____
A.北宋   B.南宋   C.刘宋   D.金朝
(4)(单选题)以下能用于证明④处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的实例是(   
①列班·扫马访欧②火药武器西传③欧洲传教士访蒙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填空题)⑤处_        _年
(6)(填空题)⑥处        __国
(7)(填空题)⑦处_        革命
(8)(填空题)⑧处_        体系
(9)(单选题)⑨处_        
A.轴心国   B.同盟国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0)(单选题)四处        _
A.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解放   D.黑人民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冲突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世贸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3.有观点称“古代战争多为争夺上地,而近现代战争则更多为争夺资源和市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阐述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男性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地健全完善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2022-01-20更新 | 512次组卷 | 107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