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战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到春秋,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下面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错误的是
A.中原霸主齐桓、晋文事迹即是华夷之争的体现
B.戎狄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是在种族血缘方面
C.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
D.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
2 . 真相的裙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真正教导亚历山大的时光只有3年。上课是在一个前后贯通的山洞里。他按照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着亚历山大。他让14岁的少年喜爱上了希腊文学与荷马史诗,并对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广阔的知识产生热情。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为教育亚历山大专门写了《论君主》和《论殖民地》。

——潘岳《战国与希腊》

材料二亚历山大吸取波斯的教训,十分尊重埃及本土的宗教。……他深入内陆,拜访位于西瓦(Siwa)的宙斯——阿蒙神庙。从神庙回来,亚历山大着手在先前经过的入海口兴建了一座新城,取名亚历山大里亚。这是他兴建的第一座城市,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时值公元前332年4月。

—陈超、刘衍钢《地图上的古希腊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分析亚里士多德力图把亚历山大塑造成为怎样的“理想君主”。
(2)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是如何成为亚里士多德眼里的“理想君主”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何时闭幕?史家们依据档案资料及当事人回忆共提出了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和8月5日六种看法,2018年嘉兴市委宣布经过史学家缜密研究确定一大闭幕日期为8月3日,其论证主要依托四条线索:一是7月31日代表行踪;二是8月1日嘉兴刮巨风事实;三是广东代表乘新宁轮4日离沪;四是沪杭甬铁路时刻表及会务细节的合理推断。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的历史谜底将被一解开
B.档案史料比其他史料更加可靠
C.历史是讲证据的学科,想象和推断都是不被允许的
D.史料实证讲究完整的证据链,孤证不立
2021-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