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7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自治政府逐渐成型的背景下,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解决。联合国成立“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苏联认为,犹太国的建立利于自己打入中东地区,支持以色列国的建立,主张英国委任制度到期后实行分治。阿拉伯国家代表坚决反对,但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异常高兴。第二届联大遂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由联合国管理的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犹太人以联合国181号决议为据,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成立以色列国。美国、苏联先后承认以色列政权,但阿拉伯联盟不承认。由此引发中东战争,并愈演愈烈。

——摘编自任忠英《从巴以关系透视大国政治—以联合国181号决议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181号决议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在落实联合国181号决议上的做法。
2024-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学历史,有比较就会有感悟——比较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渊源、产生的历史条件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背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你一定会有感受。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公民参政,是为了自己在希腊当时什么特殊激烈的政治竞争环境中取胜?
(2)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古代的什么法?该法保护除哪一阶级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
(3)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于哪一朝代?它建立的重要背景之一就是在中国结束了此前500多年什么样的政治局面?该制度在哪一朝代发展到顶峰?
(4)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次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5)从形式上看,中国人尝试走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共有半个多世纪(从19世纪后期起至新中国成立),但中国最后还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起来,这一结局是由中国的什么情况决定的?
2024-03-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疆经略成功与否,会牵动西北乃至全国政局的连锁反应,是以“自古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1764年,清朝从盛京(今沈阳)各地抽调骁勇善战的锡伯族官兵连同携眷家属总计3275人分两批西迁新疆。西迁期间,锡伯族遭遇种种困境。历经一年数个月,跋涉5200千米,于1765年先后抵达伊犁地区、塔尔巴哈台(今塔城)驻防。西迁的锡伯族成为清朝移民实边的重要组成力量。


锡伯族西迁路线图

——摘编自蒋静《锡伯族西迁与清朝西北实边策略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锡伯族西迁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锡伯族西迁的特点。
2024-02-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连年内战,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美国阻挠其他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反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此同时,为适应城市工作开展的需要,部分党员干部成为重要部门的领导者,在权力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一些党员进城后居功自傲,闹名誉,争地位,丧失了革命斗志,迷失了革命方向。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开展“三反”及整风整党等政治运动,一方面通过“三反”和整风运动的学习教育,改进党内不良作风,使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整党运动严格按照党员八项标准对党的队伍进行清理。党为稳定社会秩序,在农村,积极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在城市,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建立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工人的民主权利和利益,激发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于丽《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其背景是中国(     
A.社会生活新气象出现B.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D.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乾隆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擅长用新的技法画马(见图)。他注重马的解剖和结构,以短细的笔触来刻画马匹皮毛的质感,观察细微,落笔准确,效果逼真。画面背景则依然使用传统的墨加淡彩的树木坡石。这体现出(       
   
A.中西绘画风格的交流与融合B.近代自然科学对艺术的改造
C.皇帝意志塑造新的艺术风格D.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完成,过去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控制,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推进,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发行新人民币以代替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逐渐被提上了国家财经发展的重要日程。

——摘编自姜长青《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1993年初欧共体宣布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11月,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马约”正式付诸实施,将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1999年元旦,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元旦,欧元纸币和硬币发行,正式取代12个欧元区国家的本国货币,成为欧元区惟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新人民币和欧元发行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人民币和欧元的相似影响。
2023-02-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8 . 德国学者K.D.埃尔德曼指出:“尽管我们的国家被分裂,德意志民族仍可以被理解为辩证的统一体。旧德国的终结和德意志局部国家的成立究竟标志着德意志历史的终结还是标志着德意志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这番言论反映了(     
A.近代德国学者对国家前途的思索B.资本主义在欧洲范围内继续扩张
C.德意志人民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D.冷战背景下德国人对统一的期盼
2022-07-10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在政体方面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原理,确定参议院行使国家的制定法律的权利;在国家机构体制方面,确定西方国家的内阁制,内阁首相由选举产生,赋予了总理相当大的权利,可以有理由的驳回总统的规定,而且总统在颁布法令时要求经过总理签名同意才能生效。它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具有非凡意义的一项创举,不但对当时的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摘编自叶玮《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1月,苏、保、罗、匈、波、捷六国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同“马歇尔计划”分庭抗礼。经互会的基本任务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经济经验……以实现成员国间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其宗旨是力图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市场,以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相对抗。经互会是冷战的产物。中国领导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次提出,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年来针对21世纪的新特点、新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多次提出要确立新的全球观,加强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对人们认识人类文明的走向无疑是有重大启示意义的。

——摘编自李景治、林甦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互助委员会是“冷战的产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并说明其主要表现。
2022-07-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